1. <source id="6h6lm"></source>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策 > 政策性文件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石嘴山市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產業“十四五”專項規劃的通知

        索引號 640201001/2022-00144 文號 石政辦發〔2022〕53號 生成日期 2022年05月23日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所屬機構 石嘴山市政府辦 責任部門 石嘴山市政府辦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石嘴山市生態工業文化旅

        游產業“十四五”專項規劃的通知

        ?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駐石中央、區屬各單位:

        《石嘴山市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產業十四五專項規劃》已經市人民政府2022年第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

        ?




        ?石嘴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523????????????????

        ????(此件公開發布)

        ?

        石嘴山市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產業

        “十四五”專項規劃

        ?


        ????

        ?

        第一章??規劃總論 6

        一、規劃背景分析 6

        二、規劃指導思想 7

        三、規劃指導原則 8

        四、規劃主要依據 9

        第二章 ?發展基礎 10

        一、十三五發展概況 10

        二、十四五發展優勢與機遇 14

        第三章??發展定位、目標與戰略 18

        一、發展定位 18

        二、發展目標 19

        三、發展戰略 21

        第四章??主要任務 23

        一、繁榮發展文化事業 23

        二、培育壯大文化產業 27

        三、健全旅游全域化發展 30

        四、推動一核兩帶三區建設 37

        五、健全旅游產品體系 41

        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48

        七、實施精準營銷策略 56

        八、加快全民共享共建 62

        、實施精準營銷策略 65

        十、加快全民共享共建 68

        第五章??保障措施 69

        一、加強組織領導 69

        二、堅持規劃引領 70

        三、加大政策支持 70

        四、加強監督考核 71

        五、完善智力支撐 72

        六、加強危機管理 72

        附錄 74

        ?


        ?

        第一章??規劃總論

        ?

        十三五時期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時期,是石嘴山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自治區業務廳局的指導支持下,全市文化旅游各項事業健康繁榮發展,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十四五時期是石嘴山市實現轉型追趕、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排頭兵的重要時期?!妒焐绞猩鷳B工業文化旅游產業十四五專項規劃》是指導十四五期間石嘴山市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綜合性和指導性文件,是全市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綱領。

        一、規劃背景分析

        期間,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我國文化旅游行業呈現出高質量發展引領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主旋律,經濟內循環推動旅游消費升級,產業融合推動文化旅游產品創新,全域旅游引領旅游空間均衡,城鄉融合助力旅游良性發展,多規融合力促保障實施等趨勢。

        期間,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加快石嘴山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也是石嘴山市加快發展文化旅游的重要五年。期間,必須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奮力開創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石嘴山市國民經濟的優勢產業、推動城市經濟轉型升級的先行力量。

        本規劃提出的發展戰略、目標和各項發展任務,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時期加快建設西部地區特色鮮明的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共同意愿,是文旅部門履行文化旅游發展、加強市場監管、完善公共服務職責的依據。

        二、規劃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及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尤其是關于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

        按照《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意見》的總體部署,以資源型城市轉型和兩個轉變為主攻方向,堅定不移走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以培育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打造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為核心任務,圍繞自治區一核兩帶三片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空間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破解旅游產品供給和市場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為努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排頭兵,加快譜寫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的石嘴山篇章賦能助力。

        三、規劃指導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共享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增強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優化發展環境,加大資金投入,豐富旅游內涵,提高服務品質。強化旅游富民功能,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共建共享,使發展成果惠及于民,譜寫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堅持改革推動,創新發展。

        促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加快形成和完善文化和旅游發展的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和產業體系,從理念上、產品上、業態上、品牌上、服務上推進旅游產業提質增效,形成文化和旅游發展新動。

        3堅持全面統籌,協調發展。

        強化各級黨委、政府對文化和旅游發展的領導,統籌部署、統一規劃、整合資源、協調聯動,形成發展合力化、產業要素鏈條化、產品業態優質化,構建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4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的方針,在嚴守生態底線的前提下,推動文化和旅游資源科學保護,有序開發、永續利用,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提升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5堅持拓展空間,開放發展。

        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堅持用大戰略、大思路、大舉措發展文化和旅游,提升國際化、智慧化、市場化水平,推動文化和旅游從封閉的自循環發展向開放的多產業融合發展轉變,釋放文化旅游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開創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四、規劃主要依據

        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

        3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4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5十四五藝術創作規劃》;

        6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場發展規劃》;

        7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

        8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規劃》;

        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5號);

        10《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計劃的指導意見》(文旅市場發〔201912號);

        11《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12《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農外發〔20211號);

        13《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的決定》;

        14《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意見》;

        15《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16《寧夏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20212025)》;

        17《寧夏回族自治區空間規劃》;

        18《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19《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全域旅游發展的意見》;

        20《寧夏回族自治區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202025)》;

        21《中共石嘴山市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第二章 ?發展基礎

        ?

        一、“十三五”發展概況

        (一)主要成就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十三五期間,石嘴山市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全市目前有公共文化館4個、圖書館4個、博物館(展示館)9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館35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16個,公共文化館、圖書館及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覆蓋率、達標率均為100%。農村廣播電視戶戶通實現全覆蓋,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100%。廣場文化藝術節”“百姓春晚”“全民閱讀季 書香石嘴山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務品牌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2產業實力顯著增強。

        十三五期間,石嘴山市旅游產業實力顯著增強,全市共有A級旅游景區16、星級飯店27家、鄉村旅游示范點37家、旅行社66家。截至十三五期末實現接待游客總量1689.6萬人次,比十二五期間增長39.14%,累計旅游綜合收入約105.91億元,比十二五期間增長61.04%。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的數據有所下降。十三五期間,石嘴山旅游業一直保持著穩步增長的發展態勢,旅游產業地位呈穩步提升特征,在石嘴山市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作用日益凸顯。

        3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十三五期間,石嘴山市通過整合旅游資源,編制《大沙湖旅游區建設規劃》《工業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石嘴山市精品景區提升規劃》。針對發展用地存在問題積極與農墾、軍區探索解決方式,與寧夏農墾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墾地合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初步形成了以大沙湖旅游區、大武口生態工業文化集聚區、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及北武當生態旅游區為引領,石炭井、大武口洗煤廠等工業遺存合理開發利用為依托的文化旅游發展格局。

        4旅游品牌形象初顯。

        十三五期間,石嘴山市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重點項目建設,依托豐富的工業遺產,推動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建設,大武口洗煤廠工業遺址公園完成建設初顯成效;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北武當生態旅游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紅葉林景觀成為網紅打卡點;硒有田園、銀河灣、石嘴子公園等項目取得長足進展,神奇寧夏川,活力石嘴山旅游品牌形象初顯。

        5產業融合逐步深化。

        十三五期間,深挖文化旅游資源,積極拓展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模式。以文化旅游+農業、文化旅游+鄉村模式推動龍泉村、銀河村、馬家灣村及黃渠橋村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通過鐵人三項、賀蘭山大峽谷汽車越野拉力賽等高規格體育品牌賽事吸引游客,促進旅游+體育融合;實施旅游+工業,推進洗煤廠、石炭井等工業遺址開發項目;深入挖掘地方非物質文化,打造泥哇嗚國家級非遺傳承保護基地、陶瑞珍葫蘆文化園,開展文藝創作,為《賀蘭英雄》《綠皮小火車》《我的父親焦裕祿》等影片提供取景地,推動旅游+文化融合發展。

        6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十三五期間,石嘴山市不斷完善文旅營商環境,通過政策紅利激發市場活力,出臺《促進旅游業發展獎勵辦法(試行)》鼓勵旅行社通過組團、包機、開設旅游專列等多種形式吸引客源,自2017年底獎勵辦法實施以來共接待組團游客近10萬人次,兌現獎補資金1000萬元。在國內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通過扶持政策對23家文旅企業累計減免、補貼、暫退資金120余萬元,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助力文旅企業復工復產,實現文旅行業振興。

        (二)存在問題

        1文化產業的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不平衡。

        石嘴山市是典型的因煤而興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近年來石嘴山市委、市政府以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為契機,大力發展旅游業。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凸顯,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強勁,石嘴山市現有文化產業的發展面臨著高端有效供給不足等諸多挑戰,文化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尤為迫切。

        2經濟的轉型要求和薄弱的旅游產業基礎不平衡。

        當前石嘴山文化和旅游建設多屬基礎設施完善階段,住宿、餐飲設施多為中低檔次,且特色不突出;購物、娛樂方面相對缺乏,未形成規模;景區道路、應急救援、游客信息服務以及外部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健全;現有文化旅游項目吸引投資和項目盈利能力不足,經濟效益尚未完全釋放。

        3豐富的工業遺產資源和短缺的文化旅游產品不平衡。

        目前,石嘴山市擁有豐富的工業發展歷史,能夠完整映射出寧夏工業發展的時代脈絡,留下了大量的工業遺產資源,但工業與其他相關領域產業融合發展水平較低,融合動力機制不足、形式單一,度不夠,新業態產品數量有限、規模偏小,缺乏核心吸引力,市場輻射力不足。

        4產業統籌發展的需要和割裂的資源產權不平衡。

        目前,石嘴山市原有的工業功能正逐漸向旅游及城市休閑功能轉換。但由于歷史遺留問題,轄區內硒有田園、大武口洗煤廠、石炭井礦區等具有旅游開發價值的資源權屬復雜,多為國能寧煤集團所屬,整合利用難度較大,影響文化和旅游可持續開發。

        5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的要求和有限的高等級景區不平衡。

        石嘴山市旅游資源豐富,多數旅游景區景點規模較小且分布較散,資源整合尚未完成難以形成發展合力,沙湖景區、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北武當生態旅游區龍頭帶動效應尚未形成。

        6高質量發展要求和低端的旅游創新業態不平衡。

        石嘴山市文化旅游除沙湖發展相對完善外,其余景區多數仍處于觀光游覽的門票經濟階段,休閑度假、康體養生、養老避暑、商務會展、文化創意、研學旅行等休閑產品及文化旅游產品創新發展不足,旅游產品豐度、體驗性不強。

        7全季客源市場需求和季節性的旅游供給不平衡。

        由于石嘴山自然氣候條件限制,旅游產品單一,冬季旅游產品缺失以及國家節假日時間分布等原因,石嘴山市旅游接待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而秋季和冬季產旅游產品供給不足,旅游產品季節性明顯。

        二、“十四五”發展優勢與機遇

        (一)優勢

        1文化旅游資源豐富。

        石嘴山東有九曲黃河,西有萬仞賀蘭山。轄區內擁有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沙湖,星海湖沙水相依、群島環繞;賀蘭山巖畫、明長城遺址、古生物化石、北武當廟、玉皇閣、鐘鼓樓、田州古塔等構筑了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巖畫文化、工業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長城文化、黃河文化在石嘴山得以交融發展;石炭井工礦區、大武口洗煤廠等大體量工業遺址體現石嘴山塞上煤城的時代印記。豐富的旅游資源為石嘴山市文化和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

        2市場需求充足。

        當前,受國際形勢及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影響,旅游市場已逐步由國內國際雙循環向國內大循環轉移,通過發展格局重組,豐富產品類型,完善產品體系,增強安全系數,改善運行機制,旅游市場需求充足。在出境游受限的情況下,境內游成為市民首選,省內游成為旅游消費的主戰場,特別是短途周邊游成為了周末消費新方式,旅游內需市場的增長是石嘴山市文化旅游產業十四五期間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巨大。

        3區位交通優勢。

        石嘴山地理位置優越,地處寧東、蒙西兩個國家千億噸級煤田之間,是呼包銀蘭經濟帶、寧夏沿黃經濟區、寧蒙陜烏金三角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距銀川河東機場100公里,包蘭電氣化鐵路、石(嘴山)中(寧)高速公路、銀(川)石(嘴山)高速、京藏高速、109國道、110國道、244國道縱貫南北,包銀高鐵已開工建設。便利的交通和區位條件為石嘴山旅游市場開拓、吸引客源、塑造精品旅游路線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機遇

        1政策保障有力。

        國家層面、自治區層面及地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旅游產業發展。2020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視察指出,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饵S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意見》《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印發,對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出全面部署;通過簽訂《銀川都市圈文化旅游協同發展三市一基地合作協議》,先后制定《發展石嘴山市全域旅游的意見》;編制《石嘴山市工業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大沙湖旅游區建設發展規劃》等規劃,為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是中央在國內外環境發生顯著變化大背景下,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可以有效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旅游需求的適配性,打通旅游經濟循環堵點,提升石嘴山旅游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使國內旅游市場成為客源供給的主要來源,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石嘴山文化和旅游發展動態平衡。

        3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石嘴山市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以生態農業為基,充分利用石嘴山市生態環境優勢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不斷拓展農業休閑文化旅游發展空間,為實現石嘴山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

        建設先行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寧夏的時代重任,是切實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歷史責任,促進黃河流域協同治理的客觀要求,是提升寧夏發展質量效益的必然選擇。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是政治責任所在、全國大局所系、黃河流域所需、寧夏發展所向。石嘴山市地處寧夏引黃灌區末梢,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水旱碼頭所在地,隨著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戰略部署的推進,生態環境的改善為石嘴山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5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

        20083月,石嘴山市被國家發改委列入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試點之一,在國家、自治區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從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環境整治、產業轉型等多方面進行整改,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促進產業升級、打造生態工業文化旅游城市。發展文旅產業是滿足人民多樣化,高品位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礎,也是激發文化創造活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的必然要求。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為石嘴山市文化旅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

        第三章 ?發展定位 ?目標與戰略

        ????一、發展定位

        (一)總體定位

        按照系統謀劃、分步推進、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2022年主要打造大武口區文化旅游產業,20232025年主要打造平羅縣和惠農區文化旅游產業。不斷提高石嘴山市文化旅游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份額,提升其在經濟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增強在石嘴山市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社會治理得到新提升過程中的促進作用,實現文化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把石嘴山建設成為魅力獨具、環境一流、集散便捷、服務完善、產業體系健全、產品和業態豐富、旅游企業充滿活力的寧夏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目的地,西部特色鮮明的工業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產業定位

        石嘴山市國民經濟的優勢產業。推進文化旅游與農業、體育、林業、水利、地質、教育、商貿、氣象、科技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的融合發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費熱點,提高對經濟發展的綜合貢獻率,成為石嘴山市國民經濟的優勢產業。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先行力量。加快培育發展文化旅游經濟新業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全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讓文化旅游產業成為推動石嘴山產業轉型升級的先行力量。

        二、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1產業綜合競爭實力區內爭先。

        石嘴山文化和旅游產值在十四五時期得到大幅提升,其增加值占GDP比重明顯提高,旅游就業人數穩步增加,石嘴山生態工業文化旅游城市旅游形象吸引力和影響力增強、旅游文化軟實力等方面更加突出,旅游產業規模和產業發展質量明顯提高,城市旅游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

        2重點領域發展質量西北上游。

        十四五期間,通過大規模、大投資的項目建設,深入挖掘石嘴山文化和旅游資源吸引力,打造一批在西部地區具有影響力的生態工業文化精品旅游項目。

        以北武當生態旅游區為主體,整合歸德溝、韭菜溝等賀蘭山優質旅游資源,積極培育國家5A級旅游景區。

        積極推動大沙湖旅游區建設,在鞏固沙湖自治區旅游休閑度假區的基礎上,全力推進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建設。

        積極推動星海湖與華夏奇石山生態旅游區聯合打造省級旅游度假區。

        鞏固平羅縣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成果,推進大武口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高標準打造工業旅游目的地體系,即推進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等工業旅游板塊建設,全力建設特色的工業旅游目的地。

        (二)產業目標

        2025年,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全面構建石嘴山市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公共文化服務政策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在每2年一次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復核中取得較好成績。

        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重點發展文化旅游、文化創意兩大產業,培育文化演藝、文化娛樂、數字文化等新興文化產業,推進文化產業與各相關產的融合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體系。

        文化和旅游業市場日益完善。石嘴山市旅游總收入達到100億元,增速進入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年均增長20%以上;國內旅游人數突破1000萬人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明顯增強。到2025年,A級旅游景區數量突破20家,星級飯店突破30家,鄉村旅游示范點突破50家,新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培育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個,培育國家級5A級景區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發展至8個,積極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試點)城市建設,使文化和旅游產業成為石嘴山市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21 ?十四期間主要發展目標

        分項

        2025預期

        目標

        年均增長率

        產業經濟指標



        國內旅游人數(萬人次)

        1000

        20%以上

        旅游收入(億元)

        100

        20%以上

        文化和旅游品牌目標



        A級旅游景區

        20

        星級飯店

        30

        鄉村旅游示范點

        50

        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2

        省級旅游度假區

        1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1

        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8

        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1

        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1

        文化事業目標



        四有工作完成率

        100%

        文化產業目標



        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

        3%

        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4

        三、發展戰略

        (一)空間的全域化戰略

        緊緊圍繞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目標,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全域統籌規劃、全域資源整合,準確把握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布局和關鍵節點。堅持規劃引領,站在石嘴山市全域旅游一體化發展的高度,構建全產業鏈大旅游發展格局。

        (二)產業的融合化戰略

        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的產業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交流融合,促進優勢互補、形成發展合力。集中文化和旅游優勢資源,形成產業聯動發展體系,推動石嘴山市文化旅游與各產業的全面融合發展,促進共享、提升價值的綜合帶動功能。

        (三)產品的品牌化戰略

        積極促進旅游產品的轉型升級,加快由單一觀光型產品向生態工業、休閑度假、文化創意、康體養生、體育運動、研學旅行等專項和新興旅游產品相結合的復合型產品結構轉型速度,打造獨具特色的石嘴山市生態工業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產品競爭優勢。

        (四)營銷的精準化戰略

        開拓思路,探索出適合自身特色的精準營銷策略并應用于全域旅游的營銷實踐,加大客源地旅游需求調研力度,推出更多符合游客需求的優質文化旅游產品。提升游客接待量和游客重游率,提高石嘴山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增強競爭力。加大對外旅游宣傳推廣力度,提升旅游便利化程度旅游接待服務水平,精準鎖定目標顧客對市場進行深度細分。

        (五)技術的智慧化戰略

        廣泛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5G等創新科技,以推進石嘴山市文化旅游信息化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實施石嘴山市信息化工程為抓手,提升旅游信息化建設水平,加快實現石嘴山智慧旅游水平的高質量提升。

        (六)服務的標準化戰略

        通過實施服務標準化戰略,為運用標準化的原則和方法開展對服務對象的有效服務,以達到服務質量目標化、服務方法規范化、服務過程程序化,從而獲得優質服務的過程。地區經濟提質增效,實現標準化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的雙贏格局。優質服務意味著經濟效益的提高,也意味著對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

        第四章 ?主要任務

        ?????一、繁榮發展文化事業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加大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提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水平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管理辦法》《石嘴山市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在更加突出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性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上下功夫,通過以服務效能為導向,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力,切實增強廣大群眾的文化獲得感。通過查漏補缺,整改完善,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促進社會力量參與、優化運行機制、創新服務方式、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促進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形成具有石嘴山特色和示范價值的做法和經驗。圍繞創新發展成果總結、服務體系績效和過程管理評價等考評任務,進一步健全硬件基礎,完善配套工作機制,打造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典型經驗。

        (二)積極打造文藝精品

        圍繞黃河文化、長城文化、工業文化等主題,抓好精品力作創作,開展主題文藝活動。組織各文藝志愿服務隊和文化藝術工作者深入開展到人民中去”“我們的節日”“書畫進校園”“戲曲進校園”“我為鄉親送戲來”“夕陽紅等主題文化惠民活動,編排石嘴山有戲系列精品劇目,每年推出一批精品劇目,積極申報國家、自治區、市文藝扶持項目,打造城市文學工礦文藝新高地,講好石嘴山故事。

        (三)不斷提升網絡管理水平

        著力加強網上正面宣傳引導,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積極開展網上理論傳播、網上輿論引導、網上文化發展及網上信息服務。加強黨政機關網站、微視頻、微信、微博、客戶端精細化建設、規范化管理,提升黨政網絡平臺信息發布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權威性。推進新媒體培育工程,培育壯大新媒體力量。推進媒體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形態多樣、手段先進、競爭力強的新型網絡媒體。著力提升管網治網水平,堅持依法管網治網,加強互聯網治理體系建設。完善網信、工信、公安、文化、市場監管、金融等涉網管理部門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提高互聯網綜合管理水平。健全部門協調、屬地監管、企業履責、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網絡信息治理格局。完善網上生態日常巡查、協調處置機制。加強重點領域專項行動整治力度,加強網絡媒體監管,完善地方網媒監管平臺功能,強化對全市政務新媒體、商務新媒體和個人自媒體的日常監管。加強對新媒體從業人員的政治理論、業務能力的綜合培訓,提升新媒體從業人員政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

        (四)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抓好書香城市建設,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十四五期間,全市每年新增城市書房34家,對10家基層社區(農家)書屋進行提檔升級。開展全民閱讀系列推廣活動,提升公共文化場館服務水平和服務半徑。

        推進與黨群、教育等部門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學校、公園、小區等配套文體設施,打通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各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運營水平。推動各級文化場館設施提檔升級,開展科技賦能特色場館的建設試點,打造區域文化場館IP,重塑公共文化空間,開辟文化服務的新路徑與新體驗。建設針對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場館,為特殊人群提供個性化服務,擴大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

        (五)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

        1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長效機制,確保文物安全。深入開展文物火災隱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計劃,實施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制度,推進文物平安工程,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筑牢文物安全防范底線。開展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工作,確保文物本體及周邊歷史環境風貌安全。

        2搶抓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機遇,提升文物保護水平。按照全區總體規劃,圍繞遺址保護、文旅融合及數字展示等方面做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石嘴山項目建設。一是做好管控保護區長城的保護修繕工作,組織實施明長城紅果子(二期)搶險加固、大武口龍泉村烽火臺、惠農區落石灘烽火臺保護修繕項目,不斷提升管控保護區長城段落的保護水平。二是按照一園(大武口區核心展示園)三帶(紅果子段、簡泉村西域王泉小鎮、明水湖興民村龍泉村集中展示帶)四點(王泉溝2號敵臺、鎮遠關、龍泉村2號烽火臺、韭菜溝烽火臺特色展示點)的總體規劃,積極與自治區文物局對接,重點抓好大武口西線旅游復合廊道及西長城王泉溝段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長城沿線兩側實施環境整治和景觀提升,建設風景道、慢游行道、游客驛站、休閑空間、生態停車場等設施,結合龍泉村、北武當廟、大武口洗煤廠工業遺產、硒有田園等沿線旅游資源,打造當地節事盛會和系列賽事,促進長城文化、三線建設與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三是做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修繕項目,組織實施省嵬城遺址保護修繕及田州塔防雷等文物保護項目,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傳承水平。

        3搶抓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全面摸清我市黃河流域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籍文獻等重要文化遺產底數。完善重要文物和文化資源修繕保護措施。建立黃河文化遺產及周邊環境風貌保護管控清單。做好歷史文化名城、名村以及黃河沿線傳統村落和古堤防、古灌區、古渡口等水文化遺產和農耕文化遺產的修繕保護。實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銀河灣濕地郊野公園、石嘴子公園、河東農文旅示范區等項目建設,推動黃河景觀、黃河生態、黃河文化與生態工業文化旅游資源融合重組,支持黃河文化藝術作品創作,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

        4逐步推進文物價值傳播,講好石嘴山故事。繼續做好文化遺產知識進課堂、進社區、進企業系列宣傳活動,用喜聞樂見、易看易懂易記的形式,將文物保護常識帶進校園、社區和企業;組織廣大群眾走近長城等文物古跡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近距離接觸文化遺產,親身感受文化遺產的魅力;深入挖掘、傳播石嘴山境內各類文物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講好石嘴山故事。

        專欄??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工程

        1.打造書香城市,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十四五期間,全市每年新增城市書房34家,對10家基層社區(農家)書屋進行提檔升級。開展全民閱讀系列推廣活動,提升公共文化場館服務水平和服務半徑。建設針對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場館,為特殊人群提供個性化服務,擴大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

        2.擴大長城文化和黃河文化的旅游品牌影響力

        制定印發組織實施《石嘴山市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石嘴山段)實施方案》《石嘴山市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石嘴山段)實施方案》,成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石嘴山段)、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石嘴山段)建設工作專班,開展黃河流域石嘴山段文物古跡調查摸底工作,進一步擴大長城、黃河文化和旅游品牌的影響力。

        3.增強文化遺產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力度

        圍繞石嘴山有戲,策劃開展以探秘石嘴山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策劃寧夏長城保護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制定活動方案,組織開展最美長城采風活動,征集一批反映長城文化的書法、美術、攝影等作品,制作石嘴山市長城宣傳圖冊,持續開展文化遺產進課堂系列宣傳活動,組織開展探秘長城、啟迪夢想研學實踐等活動。

        二、培育壯大文化產業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確保導向正確和文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優化文化產業結構

        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大數字文化科技創新投入,加強數字文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面向行業通用需求的數據中心、云平臺建設。運用數字技術對優秀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改造和提升,促進優秀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高文化載體數字化運行管理水平。鼓勵互聯網平臺開發文化服務功能,拓展新興數字文化資源傳播渠道。推進傳統文化場館、景區景點、特色文化小鎮及街區開發數字化展覽展示項目。

        (二)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支持中小微文化企業加強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推出特色產品和特色服務,提升專業化水平,開發具有石嘴山特色、主客共享的小劇場文化娛樂消費產品。引導中小微文化企業加強細分市場產品創新、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鼓勵大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通過共享資源、開放平臺、產業協作等方式,帶動產業鏈上中下游中小微文化企業協同發展。

        依托龍頭文化企業、高校和文化產業園區等資源,建設一批文化企業孵化器,吸引高校師生、文化名人、業內專家以及其他創業者入駐創業,為初創文化企業和文化創意項目提供設施齊全的辦公空間以及全方位配套服務。整合各類創業載體、孵化器、加速器、共享空間等創業資源,完善創意孵化功能,加強政策咨詢、創業指導、宣傳推廣、投融資、信息技術服務等平臺建設,為入孵企業提供創業支持,助力市場主體快速成長。引導龍頭企業利用其產業資源,孵化相關文化企業,打造產業集群。

        (三)統籌規劃文化產業布局

        加快推進文化產業功能區發展,建設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推動產業資源和配套服務設施向重點區域傾斜,提升文化產業功能區服務水平,優化布局文化產業功能區、產業園區、特色街區、文創空間,實現集聚發展、錯位發展。充分利用舊礦區、舊廠房、舊辦公樓、舊倉庫等生產生活舊址轉型興辦文化產業園,鼓勵打造眾創空間、創新工場等新型創意設計空間;打造一批文化產業孵化基地,促進科技型、創新型產業園區、特色街區等文化產業聚集區建設。加強對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等的規范管理,突出文化內涵和主導業態,實現特色發展、融合發展和創新發展。

        (四)融合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

        推進高品質文化和旅游業態的引入布局,加快建設一批文化主題鮮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高質量完成大沙湖旅游區生態保護與文化提升,完善各文化街區、小鎮的公共配套設施設備。加大文化資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依托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等資源,推動更多文化資源、文化要素轉化為旅游產品。加快推進旅游演藝、文化遺產旅游、主題公園、特色民宿等文旅融合業態提質升級,不斷拓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業態。辦好文化旅游節慶活動和文化旅游演藝活動,推動傳統技藝、表演藝術、文創產品等文化資源融入旅游景區,轉化為旅游產品。借助科技與設計創新平臺,大力開發石嘴山原創、融入石嘴山標志性文化元素的旅游工藝品、紀念品,打造高品質文化旅游購物品牌。

        專欄??文化產業培育壯大工程

        1.建設網絡文化創意創新基地

        在常規的商業街區功能的基礎上,創新增設微媒體拍攝、影視拍攝功能;增設智能化功能,植入智能體驗、場景互動體驗、大數據運營等科技元素,提升蘭山小鎮街區在文化旅游、文化創意、餐飲娛樂、兒童教育培訓的場景體驗,打造成為石嘴山市科技與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

        2.塑造品牌鮮明多元發展的影視文化產業鏈

        形成獨到的文化景致,烘托文化氛圍,最終實現游客體驗升級、文化氛圍升級、消費理念升級、服務質量升級、人文景觀升級、特色產品升級。打造創意、創新、創業的活力新地標,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返鄉就業,為石嘴山市宜居、宜業、宜游城市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3.建設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

        鼓勵通過收購、升級改造舊城區、舊村、舊工業區等方式建設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通過功能性流轉、創意化改造,有效盤活各類空間資源,建設新型城市文化空間,提升供給能力、健全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發揮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

        4.著力提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水平

        推進文化旅游融合互動,推動泥哇嗚器樂傳承基地、陶瑞珍葫蘆燙畫基地、吾笛陶樂等非遺文化基地文創產品轉化,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非遺工坊項目,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植入研學旅行。

        三、推進旅游全域化發展

        (一)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

        1依據《石嘴山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16年-2025年)》,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抓手,打造核心旅游吸引物、完善全域旅游發展機制,補齊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推動旅游布局由散點式、景區型旅游全域式、全景型旅游轉變。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域旅游的聯動體制機制,形成規劃布局科學、產品供給豐富、公共服務完善、市場秩序良好、綜合環境優美的全域旅游目的地體系。

        2以平羅縣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為契機,實施全域旅游再起航工程。通過實施重大項目推進、基礎設施提升、產業要素完善、文旅深度融合、鄉村文化振興和旅游業態創新等措施,建成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產品結構更加優化、旅游業態更加豐富、旅游服務設施更加完善的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平羅樣板。

        3大武口區以十四五期間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核心任務。把全域化推進、多業態融合作為文化和旅游業發展的方向,通過優化全域旅游發展環境、豐富城鄉旅游業態、增加A級景區數量、打造鄉村文化旅游產業集群、提高核心吸引物品質、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完善基礎和配套設施等路徑,逐步實現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總結基于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升級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

        4惠農區力爭早日達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要求。嚴格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導則》和文旅部資源開發司頒布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工作手冊》要求,從機制體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秩序與安全、資源與環境、品牌影響和創新示范等八個方面補齊短板,力爭早日建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二)推進國家A級旅游景區建設

        1積極培育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以北武當生態旅游區為創建主體,整合韭菜溝、歸德溝、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等優質旅游資源,施行捆綁聯創模式,推動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在用地指標、生態紅線、融資信貸、資源配置和產業導向等方面進行全力支持和傾斜,市財政統籌安排資金用于保障和推進項目建設。通過實施硬件設施提升、景觀風貌改造、文化產品打造、特色商品研發、形象和宣傳口號策劃、旅游驛站建設等工程,并從旅游交通、游覽、旅游安全、衛生、郵電、旅游購物、綜合管理、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提升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

        41??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程(20212025年)

        創建目標

        時間

        創建技術路線關鍵節點

        北武當生態旅游區5A級旅游景區

        2021

        1捆綁聯創可行性論證分析

        邀請專家對5A級景區捆綁聯創可行性論證分析,通過對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景觀資源進行評價、游客意見評價等方面進行研判,提出5A級景區創建的發展路徑。

        2022

        2景觀質量評價

        組織5A景區評審專家對照所提供的視頻宣傳片、報告書進行現場考察,尋找差距和問題,按照國家5A級旅游景區評定標準,依據資源質量與市場影響查出不足。

        3組織調研并自檢、制定總體規劃

        組織相關專家對景區進行全面調研,把脈現狀,尋找差距和問題,按照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評定標準,從八大方面,212打分點,尋找不足和缺分項;制定總體規劃,對景區發展方向和運營方面提出指導意見。

        4組建國家5A創建領導小組

        通過省內審批并扶持5A景區創建,盡快組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全面組織開展北武當生態旅游區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

        20232024

        5制定5A提升規劃與創建方案

        按照評分細則,進一步對景區的不足和缺分項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統籌考慮,全面規劃,為北武當生態旅游區5A級旅游景區量身打造一套完整的提升規劃和創建方案。

        6組織實施

        積極開展一系列整改實施方案,包括旅游交通、游覽、旅游安全、衛生、郵電、購物、綜合管理、資源與環境保護、智慧建設、文化建設、活動宣傳等相關整改實施方案。

        2025

        7地方驗收再向文旅部提交申報

        準備好申報材料,提出申報申請,景區自評達標后向石嘴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提出申報,自治區文旅廳委派專家咨詢、指導,達標后向國家文化旅游部申報。

        8迎檢準備

        按照5A景區評定標準,綜合景區未來發展訴求,督導落實旅游交通實施方案、景區環境建設實施方案(含解說牌與標識系統方案)、綜合治理組實施方案、安全衛生組實施方案、環境保護組實施方案、活力宣傳組實施方案、文化建設方案、智慧服務組實施方案、督察組實施方案等,確保各項工作達到5A級景區標準。

        9多次測評,暗訪和驗收

        國家文旅部專家小組多次測評后,文旅部進行指導、暗訪、測評和驗收。

        2大力推動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創建。推動龍泉村、石嘴子公園、大地天香旅游景區、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加快星海湖、硒有田園、銀河灣、拉巴湖沙漠旅游景區等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步伐。

        42??國家A級旅游景區提升工程(20212025年)

        序號

        景區名稱

        目標定位

        創建路徑

        1

        龍泉村

        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依托龍泉村良好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環境,建設龍泉村美麗家園綜合體項目,豐富文化科普區、中心商業區、鄉村客棧區、花海觀光區等功能區,打造賀蘭山下第一村

        2

        石嘴子景區

        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推進石嘴子遺址碼頭和石嘴子公園改造提升工程,挖掘石嘴子文化和黃河古渡金羊毛文化,彰顯公園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按照4A級景區進行規劃設計,開發建設石嘴子景區,打造融生態修復、觀光旅游、人文體驗、娛樂探險體驗為一體綜合性工礦主題公園

        3

        大地天香旅游景區

        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豐富產品業態,增加餐飲、住宿功能與體驗,促進智慧景區建設。

        4

        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

        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合理規劃景區游線,豐富產品業態,充分利用工業遺址資源,以分類保護、多元利用、彰顯特色的原則進行保護和利用,變廢為寶、能用盡用。

        5

        星海湖

        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充分發揮水域資源優勢,提升生態景觀功能。推動打造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房車營地郊野樂園等特色設施建設,策劃舉辦水上運動和音樂節、馬拉松賽、攝影大賽等系列特色休閑文旅活動,著力打造星海湖旅游度假區。

        6

        硒有田園

        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對基礎設施和環境進行提升改造,打造溝口民俗文化線,鼓勵采摘園、農家樂業主對環境進行提升改造,打造精品民宿。

        7

        銀河灣

        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按照旅游+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積極開發銀河灣濕地,建設一軸一心二板塊四區的空間布局,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提升和開發旅游產品。

        8

        拉巴湖沙漠旅游景區

        國家3A級旅游景區

        依托拉巴湖旅游區延伸拓展毛烏素沙漠,提升基礎設施,開展沙漠自駕車、卡丁車(摩托車)越野、騎駱駝穿越沙漠、沙漠沖浪等地面項目,并開展沙漠動力滑翔、低空跳傘等空中運動,突出沙漠觀光游覽、極限挑戰的主題。

        (三)推進大沙湖旅游區建設,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積極推進大沙湖旅游區建設,編制高質量的沙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通過游湖、玩沙、戲水、觀荷、品葦、賞魚、望山七大特色體驗內容,構建自然觀光、休閑運動、生態休閑度假、文化體驗、研學教育、特色美食和購物七大主題度假產品體系;打好大漠星空牌,用好沙漠和星空兩類資源優勢,加快沙湖觀星營地建設;積極引進高標準、高品質的度假酒店,提升旅游住宿接待設施數量,打造主題特色型、中檔舒適性、低碳環保型和家庭經濟型等類型多樣的住宿設施體系,提升會議接待能力。開發和創作度假演藝活動,委托專業運營機構管理和運營,豐富度假項目,增強主客共享的互動體驗模式。

        實施沙湖大道景觀提升工程,深入挖掘石嘴山工業風骨、賀蘭風情、黃河風貌、塞外風景、生態文化、非遺文化等獨特的城市氣質,實施地標性景觀、節點性設施、文旅形象提升等建設,打造一條集城市形象展示、文旅要素服務、工業文化更新、綜合交通集散、居游共享于一體的城市風景大道,實現沙湖板塊帶動星海湖、賀蘭山板塊聯動發展,通過打造機場旅游走廊,高鐵聯動快速集散、道路交通網線覆蓋,構建便捷舒適的旅游交通服務體系,帶動沙湖游客向城市區引流。

        通過建設復合型特色化公路服務區、姚汝路沙湖段改道、設置旅游服務驛站、綜合整治環境,提升區域景觀旅游化、景觀風貌特色化、鄉村景觀旅游化,增加公共休閑空間供給,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度假配套設施以及信息化和防災避險設施建設等路徑,打造一流的公共服務。提升旅游與度假服務品質,完善運營管理和環境管理機制,將沙湖省級旅游度假區著力打造成集觀光、娛樂、度假等為一體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43 ?沙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程(20212025年)

        創建目標

        時間

        創建技術路線關鍵節點

        沙湖國家旅游度假區創建工程

        2022

        沙湖國家旅游度假區創建可行性論證分析

        邀請專家對沙湖國家旅游度假區創建的強制性指標、資源環境與度假產品綜合評價、等級綜合評分細則等方面進行研判,提出創建的發展路徑。

        20232025

        提升規劃與創建方案

        組織專家按照《旅游度假區等級管理辦法》和《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國家標(GB/T263582010考察和評價,找短板,理問題,制定提升規劃和創建實施方案。

        組織實施

        通過對強制性指標、區域基礎與區位、自然與人文環境、度假產品與設施、配套設施與條件、市場結構與形象、服務品質與管理等方面的對標,制定整改實施方案,并有效提升。

        自檢及申報

        由創建單位按照標準自檢滿足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要求后,石嘴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提出申報,經自治區文旅廳委派專家咨詢、指導,達標后向國家文化旅游部申報。

        申報及驗收

        文旅部申請驗收,按照文旅部安排部署進行指導、暗訪、測評和驗收。

        (四)推進星海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建設

        加快推進星海湖、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共創省級旅游度假區。以環星海湖開發為核心,融主題娛樂、生態休閑、生態科教、康養旅居、度假別墅于一體,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生態、文化、科技為支撐,有計劃地重點建設星海湖南域自駕車營地、帆板基地、露天沙灘浴場等特色文化旅游休閑度假項目。策劃舉辦水上運動和音樂節、觀星節,環湖自行車賽、馬拉松賽、鐵人三項賽、攝影大賽等系列特色休閑文旅活動,打造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房車營地郊野樂園。引進國際品牌度假酒店,并豐富主題酒店、綠色酒店、家庭酒店、特色民宿等住宿接待設施比例。

        積極實施引客入石策略,提高過夜游客量,打造運動健身、文化體驗、旅游演藝、溫泉療養和休閑娛樂相結合的特色鮮明的度假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客源市場需求;完善游客集散中心和度假區之間的交通系統。進一步提升餐飲服務、住宿接待能力,推進度假配套設施建設、度假區信息化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度假服務品質和管理水平,將星海湖度假區建成承接沙湖精品旅游線路目的地和最佳的生態休閑度假區。

        44??星海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程(20212025年)

        創建目標

        時間

        創建技術路線關鍵節點

        星海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程

        2021

        星海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可行性論證分析

        邀請專家對星海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的強制性指標、資源環境與度假產品綜合評價、等級綜合評分細則等方面進行研判,提出創建的發展路徑,組建度假區創建的組織機構。

        20222025

        提升規劃

        組織專家對星海湖省級旅游度假區現狀進行評估和調研,編制提升規劃,重點對住宿接待設施、度假產品體系進行針對性地提升規劃。

        實施方案與組織實施

        通過對強制性指標、區域基礎與區位、自然與人文環境、度假產品與設施、配套設施與條件、市場結構與形象、服務品質與管理等方面的對標,制定整改實施方案,并有效地提升。

        自檢及申報

        由創建單位按照自檢申報推薦資料審核基礎評價現場檢查公示授牌的流程要求,自檢合格后,石嘴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提出申報,報請自治區文旅廳驗收。

        驗收

        自治區文旅廳委派專家咨詢、指導和驗收工作。

        專欄??旅游全域化發展工程

        1.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創建

        以石嘴山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為抓手,打造核心旅游吸引物、完善全域旅游發展機制,補齊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推動旅游布局由散點式、景區型旅游全域式、全景型旅游轉變。

        2.推進國家A級旅游景區建設

        以北武當生態旅游區為創建主體,整合韭菜溝、歸德溝、洗煤廠、石炭井等優質旅游資源,施行捆綁聯創模式,推動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推動龍泉村等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加快大武口硒有田園、銀河灣、拉巴湖沙漠旅游景區等景區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步伐。

        3.沙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培育

        將沙湖省級旅游度假區著力培育成為集觀光、娛樂、度假等為一體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4.星海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

        推進星海湖、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共創省級旅游度假區。

        四、推動“一核兩帶三區”建設

        統籌考慮石嘴山地理特征、資源稟賦、產業分布、未來發展等綜合因素,遵循特色突出、空間聯動、功能互補、全域旅游的發展原則,構建一核兩帶三區的空間格局。

        (一)培育一個旅游發展核

        石嘴山文化和旅游發展核即以大武口生態工業文化旅游集聚區,按照賀蘭山東麓生態休閑觀光廊道、4A級景區輻射帶動區,配套拓展生活性服務平臺,對其功能定位為旅游接待中心、旅游產業集聚區、工業旅游體驗區。利用獨特的工業遺產集聚區和寧夏工業搖籃優勢,發揮石嘴山市作為寧夏的第一噸煤、第一度電、第一爐鋼鐵等多個第一的誕生地,加快推進工業旅游項目引爆市場,持續提升北武當生態旅游區和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基礎設施提升,強化生態工業文化旅游吸引力,對步行街生活性服務業集聚區提檔升級,建設石嘴山生活性綜合服務平臺,完善主城區旅游接待功能,發展住宿業、餐飲業、休閑業、娛樂業、演藝業等旅游接待業態;擴大接待設施規模,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提高接待服務質量,豐富非標準化住宿服務類型與數量;打造特色休閑街區,形成旅游產業集聚效應,打造石嘴山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發展核。依托石嘴山工業城市基礎,合理開發三線建設工業遺址遺跡,統籌縣區產業發展布局,圍繞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綠皮小火車、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兩點一線工業旅游發展框架,做好項目謀劃儲備和建設,打造工業旅游精品旅游線路,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工業旅游產品體系,打造石嘴山市工業旅游發展模式。

        (二)打造兩條文化旅游帶

        1黃河文化旅游帶。

        以石嘴山境內的黃河流域文化和旅游資源為依托,重點抓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石嘴山段)建設,向北延伸到烏海湖,向南延伸到銀川軍博園,貫穿沿線文化和旅游資源點,推動黃河景觀、黃河生態、黃河文化與文化和旅游資源融合重組,培育壯大文化旅游產業,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文化旅游帶。

        以生態觀光、文化體驗、鄉村旅游為功能定位,串聯黃河沿岸區域內沿途的田州古塔、黃河文化旅游生態廊道、河東地區沙漠生態旅游度假區、廟廟湖生態旅游區、天河灣國家濕地公園、銀河灣濕地公園、石嘴子公園等旅游資源,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豐富黃河文化體驗業態,形成貫穿石嘴山南北的旅游發展大動脈。

        2賀蘭山文化旅游帶。

        充分挖掘賀蘭山文化旅游資源,重點打造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石嘴山段)建設,向西延伸到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向南延伸到鎮北堡影視城,實施賀蘭山巖畫、明長城等文化遺產保護,探索開發韭菜溝軍事文化體驗園,提升長城沿線鄉村旅游示范區建設,開辟賀蘭山文化生態地質游線,形成寧夏生態文化旅游的新高地。

        以生態旅游、葡萄酒旅游、研學科普、戶外徒步為其功能定位,重點提升北武當生態旅游區,擴大龍泉村鄉村旅游的市場影響力,作出鄉村旅游精品品牌。依托賀東莊園等葡萄酒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品質上乘、主題突出、精致新穎的葡萄酒文化旅游產品,加強和銀川等地的聯系,共同推出賀蘭山葡萄酒文化之旅。

        開展賀蘭山生態文化體驗游,依托賀蘭山地質基地,做好生態文化挖掘、整理、開發、展示、體驗工作,積極組織文化研學、生態科普研學、地質研學等旅游活動,展示賀蘭山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持續開展石嘴山徒步穿越賀蘭山活動,培育成為石嘴山的一張賽事活動名片。將賀蘭山文化旅游帶打造成葡萄酒文化旅游、文化體驗旅游、戶外探險旅游等專項旅游產業發展的體驗帶、示范帶和輻射帶。

        (三)構建三大旅游功能區

        1大武口生態與工業文化旅游功能區。其功能定位是工業體驗、生態觀光、山地休閑、城市休閑。全力推進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和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項目建設,創新工業娛樂體驗新業態,將其作為能夠改變未來石嘴山市旅游產業發展格局的核心項目,培育成為知名的工業旅游品牌。持續推動北武當生態旅游區、賀東葡萄酒小鎮、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賀翔航空小鎮、龍泉村等項目提檔升級。提升大武口城區接待能力,擴大接待規模,豐富現有接待設施的品類,完善配套設施與服務,發展夜間旅游項目,美化城市環境,打造高質量城市旅游產品。

        2惠農黃河與礦山文化旅游功能區。其主要功能為工業旅游、鄉村休閑、文化觀光、美食體驗。大力促進黃河紅柳灣濕地、七彩園、石嘴子公園等大眾休閑產品提質升級,注入豐富的文化旅游體驗功能。依托石嘴子渡口資源,利用多種方式全面展示黃河渡口文化,將其打造成為集休閑、觀光、體驗、科普為一體的公共旅游空間。依托寧夏煤炭地質博物館,深入挖掘展示工業記憶,宣傳寧夏工業發祥地的工業品牌,與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和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形成工業旅游錯位發展。提升長城雄關、賀蘭山巖畫等旅游資源品質。推動銀河灣、大地天香等鄉村旅游項目,使其成為拉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3平羅生態與農業文化旅游功能區。以生態旅游、鄉村休閑、山地休閑、水上休閑、美食體驗功能為主。以發展沙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契機,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現代農業、生態修復和全域旅游為重點,高位統籌、科學謀劃、強力推進,加快打造黃河金岸現代農業紐帶、賀蘭山東麓產業紐帶,主動融入銀川都市圈建設。以大沙湖旅游區建設為引領,以景區內嚴格保護、景區外品質體驗、輻射帶/區產業繁榮為發展戰略,帶動平羅縣全域旅游發展提質升級。大力發展鄉村休閑產業,推動旅游業發展與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專欄四 ?推動一核兩帶三區建設工程

        1.培育一個旅游發展核

        以大武口生態工業文化旅游集聚區為核心,發揮利用獨特的工業遺產集聚優勢,提升工業文化旅游吸引物,提檔升級主城區旅游接待功能,提高接待服務規模和質量,形成旅游產業集聚效應,打造石嘴山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發展核。

        2.打造兩條文化旅游帶

        推動黃河文化旅游帶和賀蘭山文化旅游帶建設,發揮文化旅游帶的主題定位和功能,弘揚文化內涵,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豐富產品業態,升級A級旅游景區數量和規模,形成旅游產業發展的體驗帶、示范帶和輻射帶。

        3.構建三大旅游功能區

        構建大武口生態與工業文化旅游功能區、惠農黃河與礦山文化旅游功能區、平羅生態與農業文化旅游功能區建設。

        五、健全旅游產品體系

        (一)三大戰略旅游產品

        1優化升級工業旅游產品。

        優先發展大武口洗煤廠工業旅游區。對工業生產、工藝流程、建筑景觀、科技成果、工業遺產等內容進行充分展示。利用大武口洗煤廠遺址進行功能化改造,植入文創、影視、休閑、體驗、餐飲、娛樂、文化、時尚等多種功能,打造中國西部版魯爾區。

        全力推進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建設,打造寧夏工業記憶小鎮,構建一軸、三心、五區的發展格局,未來將其培育成為石嘴山生態工業文化旅游新的增長極。

        落實北武當生態旅游區煤城記憶文化長廊工程,采用燈光亮化、景觀雕塑、建筑小品等方式,配合特色商業業態,嫁接影視、音樂、文創、時尚、餐飲、營地等消費功能,全景沉浸式展示石嘴山塞上煤城的歷史沿革與工業文化。

        科學規劃優化惠農礦山公園,在保護礦業遺跡、地下采空區、典型地質遺跡等工業旅游資源的基礎上,完善科普考察、主題研學等專項旅游產品設施與服務,開發礦山觀光、科普研學工業產品。

        2創新發展文化旅游產品。

        深入挖掘工業遺產、賀蘭山、黃河等核心旅游資源的深刻內涵,厘清文化脈絡,大力培育石嘴山旅游大IP。引進專業旅游團隊與精品旅游景區合作,挖掘明長城、壽佛寺、玉皇閣、田州古塔、國務院直屬干部學校舊址等文物遺跡的歷史文化內涵,通過景觀、體驗、展示、商業、培訓、交流、宣傳、教育等多方式傳承優秀地方文化,促成特色文化與優勢產業碰撞而成的跨界時尚潮流。

        推動景區開發特色演藝、文創展示、文化體驗、實景演出等旅游產品,推行景區+劇場”“景區+演藝等模式,集中力量排演反映石嘴山歷史文化、體現石嘴山精神的歌舞實景演出劇目,講好石嘴山故事,增強景區吸引力。

        活化傳承非遺文化。以葫蘆燙畫、剪紙等非遺項目為重點,以傳承人培養為核心,放大泥哇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基地的帶動作用。依托陶瑞珍葫蘆文化園、稻藝產業園,匯集葫蘆烙刻畫、刺繡、編結等非遺項目進行集中展示體驗。有效推進師徒傳承、群體傳承等多種形式的生產性傳承活動,推進非遺進景區、非遺進課堂、進旅游購物店等文化工程,給予必要的市場指引培育與賦能,建立科學規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

        利用石炭井散文詩創作基地的品牌影響力,打造以詩意旅居為主題的文化養生旅游產品,以旅居度假為模式,加入詩歌創作、郊游采風、非遺制作、文化研學等文化體驗環節。

        3深度發展生態旅游產品。

        重點發展黃河生態旅游產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內涵,發展生態觀光、生態體驗、生態探險、生態科普等生態旅游產品,與國家、自治區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規劃相銜接,加快石嘴子公園、銀河灣濕地郊野公園、河東農文旅示范區等項目建設,開發引黃古灌區、沿黃美麗鄉村、黃河濕地度假村、珍稀灰鶴保護區等項目,建設集生態涵養、康養休閑、特色體驗于一體的黃河旅游休閑度假區,打造百公里黃河生態保護文化旅游帶。

        大力發展賀蘭山生態旅游產品。完善賀東葡萄酒小鎮綠色建設,豐富休閑業態,打造生態旅游明星項目;設計生態戶外體驗線路,開展穿越、徒步、定向、露營等戶外活動;發展生態科普產品,打造賀蘭山生態科普營地。

        全方位開發生態科普旅游產品。依托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工程,將石炭井打造成為功能齊全的工業旅游基地;深入挖掘、展示、弘揚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將廢渣堆積的廢棄礦坑改造為精品景區的生態故事。

        (二)四大專項旅游產品

        1助推鄉村旅游產品提升。

        做大做強龍泉村、黃渠橋村、馬家灣村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鄉村旅游重點項目。調動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旅游積極性,培育和引進專業化公司,推動鄉村旅游適度規?;洜I,提升鄉村旅游的組織化程度。鼓勵相鄰村落加強分工合作,實現集中連片發展,提升鄉村旅游的集群化水平。積極推動鄉村旅游景區創建A級旅游景區,強化成熟鄉村旅游項目的輻射性、示范性、帶動性。

        打造綠色有機農產品知名品牌。充分發揮富硒果蔬、枸杞、葡萄、沙漠瓜菜、供港蔬菜等優質食材的綠色健康賣點,提高農產品精加工和深加工水平,打通流通渠道,提升農產品商貿外貿能力,打造國內外知名的農業品牌。

        促進農業產業簇群集聚、村民生產生活圈營造和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以農業旅游示范區、休閑農業專業村、休閑農業采摘園為基點,開發觀賞型、科普型、采摘型、體驗型等多種農業旅游項目,創建富有石嘴山特色的農業創意場景、消費場景、生活場景。

        推廣企業+農戶模式,發展鄉村民宿、鄉村酒店。實施鄉村旅游品質提升行動,開展十佳農家樂評選活動,不斷提升農家樂經營品質和服務質量。

        鼓勵開設創意農業超市。以果蔬、乳制品為資源基礎,設計精美的包裝,制作形成精致的、特色的禮品,供游客購買;發揮創意農業、科技農業優勢,種植形成異形農業產品,創意農業產品,作為旅游紀念品;依托農業創意超市,開展農產品展示、銷售活動,打造石嘴山農業IP品牌。

        2推動康養旅游產品建設。

        重點發展生態康養度假產品。全力支持沙湖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整合周邊旅游資源,高標準建設度假設施,推動從觀光主導向集休閑度假、生態觀光、水上運動、沙水體驗多功能為一體的產品功能轉型;依托沙漠旅游資源,推動河東沙漠休閑度假區建設。

        創新發展鄉村康養產品。以綠色無公害為特色,立足石嘴山富硒綠色有機食品種植基礎、畜牧養殖業等農業基礎,發揮健康食材優勢,放大鄉村質樸清新的心靈價值,升級鄉居體驗;對鄉村旅游發展較好的村莊廢棄農宅進行改造,植入精品民宿、食療餐廳、養心齋、瑜伽館等康養業態。

        大力發展避暑康養產品。發揮石嘴山得天獨厚的夏季避暑氣候資源優勢,建設候鳥旅居度假設施,打造宜居宜游、主客共享型旅居城市。依托北武當生態旅游區的森林資源和人文資源,設計豐富多彩的夏季森林養生、養心精舍、夏夜納涼等產品。

        3促進體育旅游產品發展。

        引進舉辦精品賽事。持續申辦、承辦賀蘭山徒步大會、全國越野車大賽、環星海湖綠色騎行節、沙湖水上運動節等體育賽事活動,繼續引進一批在國內外具備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精品賽事,通過賽事引爆石嘴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豐富沙漠和山地戶外休閑活動。充分利用石嘴山沙漠資源、賀蘭山山地資源,以及石炭井山地、渣臺、小徑、礦坑、砂土碎石道等工業遺址資源,北武當生態旅游區林地資源,舉辦徒步、騎游、登山、露營、戶外拓展、攀巖、沙漠越野等運動休閑旅游項目,打造健身休閑、徒步穿越、越野挑戰戶外運動基地。

        做靚水上休閑運動。星海湖國家水上訓練基地品牌,逐步完善訓練場館、餐飲住宿等基礎設施建設,承辦全國及國際性水上比賽,吸引全國水上運動愛好者來石參賽和訓練。依托沙湖、黃河、星海湖等優越的水上運動資源,發展水上摩托艇、水上沖浪、水上降落傘、快艇、釣魚等適宜大眾參與的休閑運動,特色發展沙湖橫渡、星海湖橫渡、黃河橫渡等系列湖泊橫渡運動產品。

        設計原創體育運動。依托石嘴山的地形地貌、生態資源、文化本底、工業遺跡,引進生態四項、鄉村體育競賽等原創體育運動,設立原創體育運動研發基地,引領體育旅游的創新發展。

        4擴大影視旅游產品影響。

        推動區域聯動發展,與鎮北堡西部影視城聯動發展,形成寧夏北部較為集中的文化影視片區。依托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大武口工業遺址工業、國務院直屬干部學校舊址等資源,推進影視基地建設,打造工業主題影視旅游產品。一方面充分利用廢棄礦坑、廠房、設施、民房等懷舊元素,另一方面增加動漫、網紅孵化器等時尚元素,并融入山地賽車、電子競技、戶外野營、摩托車越野、影視劇外景拍攝等多種業態,積累粉絲和游客資源,增強消費者的黏性和忠誠度。

        (三)線路產品

        1跨區域精品游線。

        黃河文化旅游精品旅游線路:鄂爾多斯銀川石嘴山烏海

        蒙寧文化旅游精品游線:烏海石嘴山銀川吳忠中衛阿拉善盟

        2市內精品旅游線路。

        一日游線路:沙湖旅游度假區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星海湖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北武當生態旅游區

        二日游線路:沙湖旅游度假區國務院直屬干部學校歷史陳列館景區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星海湖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北武當生態旅游區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

        3小火車工業觀光體驗游線。

        平汝線綠皮火車線路:銀川火車站大武口火車站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

        4特色主題游線。

        1)邂逅穿越時空之旅沿賀蘭山游

        大武口龍泉村賀東葡萄酒小鎮北武當生態旅游區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硒有田園賀翔通航旅游小鎮

        2)感受黃河水韻之美大漠黃河游

        天河灣濕地公園拉巴湖景區廟廟湖景區惠農區銀河灣生態旅游度假村石嘴子碼頭遺址、石嘴子公園寧夏煤炭地質博物館大地天香景區

        3)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酒莊休閑自駕游

        沙湖旅游景區國務院直屬干部學校歷史陳列館沙湖古鎮(星海鎮田園花海)賀東葡萄酒小鎮北武當生態旅游區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大武口硒有田園西域王泉酒莊

        4)學黨史滌蕩心靈紅色研學游

        沙湖旅游景區賀東葡萄酒小鎮石嘴山市博物館華夏奇石山景區泥哇嗚非遺傳承基地平羅縣文化展覽中心平羅縣黃渠橋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寧夏煤炭地質博物館

        專欄??健全旅游產品體系工程

        1.戰略旅游產品

        深入挖掘工業遺產、賀蘭山、黃河等核心旅游資源的深刻內涵,主打工業、文化、生態三大戰略旅游產品。

        2.專項旅游產品

        推出鄉村旅游、康養旅游、體育旅游、影視旅游四大專項旅游產品,助推旅游產品提升和發展。

        3.推出旅游精品線路

        推出跨區域精品游線、市內精品旅游線路、小火車工業觀光體驗游線、特色主題游線。

        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一)加快旅游與工業融合發展

        1發展工業旅游新業態。依托石嘴山老工業城市基礎,大力發展工業研學旅行、工業遺址旅游和工業文旅街區。深入研究三線建設城市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積極對接國家相關部委,充分發揮豐富的工業遺址遺跡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勢,圍繞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綠皮小火車、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兩點一線,推進石嘴山生態工業文化旅游、工業遺址整體形象包裝提升、工業研學旅行。

        2打造工業旅游集聚帶。積極引導工業企業開展特色工業旅游,延伸產業鏈。重點依托石炭井礦區、大武口洗煤廠等生產企業遺址、銀汝鐵路線、老市委院落、礦務局職工俱樂部、國務院直屬干部學校等歷史建筑遺址及蘭州軍區石嘴山綜合倉庫、二十師師部舊址等軍事建筑遺址,深入挖掘工業旅游資源。打造自治區乃至西北地區獨具特色的工業旅游集聚帶。

        ????3打造工業旅游品牌。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做好項目儲備工作,推動工業旅游項目列入國家及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納入國家和自治區預算內投資支持對象、旅游投資優選項目名錄,積極打造工業旅游示范品牌。

        (二)推動旅游與文化深度融合

        1適度開發旅游演藝項目。鼓勵文化和旅游企業引進或培育演藝機構,豐富演藝資源,引進精品劇目,做大做精文化旅游演藝產業。采取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的方式,推進專業團隊與景區合作,重點引進和打造實景演藝等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演藝項目。

        2大力推動非遺市場化進程。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植入研學旅行,非遺進景區活動,挖掘培育具有發展前景、市場競爭力的非遺項目,重點打造非遺展示基地,推動泥哇嗚、陶笛、葫蘆燙畫、黃渠橋爆炒羊羔肉、剪紙等非遺產品產業化發展。通過增強旅游的互動性來增強趣味性和益智性,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鼓勵游客參與到非遺的體驗實踐中,從而提高游客的參與度和回頭率,比如建立DIY體驗區,開展雕刻、燒陶制作等手工藝的親身體驗活動等。

        3加快文創商品研發。依托景區、博物館、文化館等平臺,提升文物轉化文創產品水平,推動文創產業研發。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的價值內涵和文化元素,廣泛應用多種載體和表現形式,研發藝術性和實用性有機統一、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文化創意產品,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努力研發兼具文化內涵、科技含量、實用價值的數字創意產品。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設計機構、高等院校、職業學校等開展合作,提升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開發水平。

        4培育地方文化旅游企業。支持和引導企業推進直播、短視頻、微電影、微紀錄片等制作,培育有特色、有影響的地方文化企業。通過項目支持、地方配套、社會參與,積極培育規模文化旅游企業、扶持中小微文化旅游企業,逐步發展壯大一批文化旅游企業。

        5打造文學藝術創作基地。發揮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國務院直屬干部學校歷史陳列館等文學藝術創作、影視拍攝優勢,推動文學藝術創作、外景拍攝服務功能區建設,打造自治區乃至全國的文學藝術創作基地,講好石嘴山故事石嘴山旅游故事。

        6提升文化場館建設。提升完善寧夏工業紀念館、寧夏煤炭地質博物館服務功能,形成完善的文化旅游博物館體系;加強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完善其功能,并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

        (三)推進旅游與生態融合發展

        1加快黃河濕地生態旅游建設。打好黃河文化牌,發展生態觀光、生態體驗、生態探險、生態科普等黃河生態旅游產品。遵循提升綠化、適度造景的思路,依托生態水系景觀和文化旅游資源,打造黃河文化旅游帶,輻射帶動通伏稻藝文化園、黃渠橋羊羔肉產業園、頭閘翰林文化園、天河灣國家濕地公園等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升沿線環境治理檔次,打造及文化、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廊道。

        2加快賀蘭山山地生態旅游發展。勘察并設計賀蘭山文化生態地質游線和文化導視牌,開設兩山理論大講堂、山地越野等沉浸式體驗游,吸引游客到賀蘭山進行歷史探秘、教育研學、黨建團建。

        3加快森林生態休閑產品發展。提升北武當生態旅游區,依托森林公園開發生態主題民宿、大型游樂設施、親子樂園、特色餐飲、魔幻森林、花海等業態,打造集養生度假、科普教育、徒步探險、休閑觀光等活動于一體的大型生態旅游度假景區。

        ????4加快星海湖生態旅游發展。依托沿湖旅游資源,打造以水景為特色、水上運動、自駕驛站、沙灘休憩等為內容的星海湖主題水上樂園。以北武當生態旅游區和星海湖景區為核心,發揮山水相連的資源優勢,整合周邊華夏奇石山、沙湖古鎮景區、賀翔航空小鎮等旅游資源,深入挖掘追憶往昔、回望歷史、珍重生活的主題文化脈絡。

        (四)促進旅游與農業融合發展

        1加快農業旅游新業態培育。依托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寧夏旅游特色村鎮建設,積極培育一批鄉村旅游示范點。加快龍泉村特色民宿集聚區、大武口硒有田園特色民宿集聚區、紅柳灣休閑養生主題民宿及大地天香旅游綜合體民宿建設,組建和推動部分高端民宿走品牌化發展路子,打造一批本土精品民宿品牌。依托石嘴山豐富的農業旅游資源,開展農業知識大講座、農具使用、農事體驗、做一天小農民、渾水摸魚、養雞喂鴨、認領認養等形式豐富多樣的鄉村研學旅游產品。

        2加快葡萄酒旅游發展進程。充分發揮葡萄酒旅游的產區優勢、市場優勢、生態優勢,科學規劃布局,高標準打造優質葡萄酒基地。以賀東葡萄酒小鎮為核心,打造一批帶動力強、競爭力強、品牌力強的葡萄酒企業,推動上游與下游、農業與工業、商貿與物流融合發展,形成龍頭酒莊頂天立地、中小酒莊逐步集群發展起來的新格局,提升葡萄酒莊住宿、餐飲等服務水平,推動酒莊休閑旅游發展。

        3提升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競爭力。加快農業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支持鄉村經營農家樂、鄉村民宿、休閑農莊和果蔬采摘基地,推進龍泉村、黃渠橋村、銀河村、馬家灣村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大力發展田園觀光、農事體驗、經果林采摘等新業態,構建以鄉村文化體驗、鄉村農事參與、田園觀光休閑、鄉村養生度假為核心功能的鄉村旅游產品,成為寧夏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桿。

        (五)探索旅游與體育融合發展

        1打響體育賽事品牌。借助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體育賽事,開展賀蘭山(石炭井)大峽谷汽車越野賽、騎跑嘉年華、賀蘭山徒步穿越等特色賽事活動品牌,以及沙漠鐵人三項、室內五人制足球、國際標準舞邀請賽等國際、國內A級體育賽事活動,積極策劃中小學生參與度較高的體育賽事活動,推動特色體育旅游發展,以專項賽事提升人氣,提高石嘴山體育旅游的品牌影響力。

        2完善體育旅游運營模式。引入戶外俱樂部,設計戶外運動路線,形成以沙漠休閑運動和山地戶外運動為主導的賽事+基地+俱樂部常態化產品運營模式。實施體育運動進景區工程,鼓勵景區引進體育運動項目,有效增強景區的體驗性,培育消費新動能,助力傳統景區轉型升級。

        (六)推進旅游和商業融合發展

        提升休閑商務街區(依托兩區一縣的商業休閑街區)形成夜間經濟品牌。依托萬達商圈、賀蘭山商圈、陽光商廈等城市商業街區,提升休閑商務街區新業態發展和基礎設施水平,打造石嘴山市特色型夜間經濟和旅游休閑街區,促進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依據街區檔次、主題定位、服務對象需求特征等調整產業結構;打破業態固有的表現模式,進行業態休閑化提升;根據每個街區的特征,引入演藝、兒童樂園等休閑項目;依托兩區一縣的商業休閑街區,進行改造提升,引進本地知名小吃。

        (七)推進旅游和康養融合發展

        1打造健康養生基地。借助簡泉村、硒有田園富硒品牌,著力推進富硒地區深度開發建設,構建鄉村度假養生平臺,打造健全集避暑度假、運動康復、療養保健、健康養生為一體的康養旅游產業鏈,做深系列健康養生旅游產品。嚴抓食品安全,建立全程可追溯的食材來源管理體系,創建富硒生態食材種植示范基地。

        2建設溫泉康養基地。依托沙湖、奇石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溫泉資源,啟動開發溫泉項目,發展康復療養、旅居養老、休閑度假型候鳥養老等新業態,建設集山水觀光、鄉村休閑、養生度假為一體的康養示范基地,滿足游客全新的多功能旅游體驗。

        3實施康養品牌培育工程。發揮氣候、區位、飲食、文化旅游等優勢,依托龍泉村、硒有田園等,建設一批康養社區、康養小鎮、康養民宿。支積極引進培育心腦血管、老年康復、醫療美容等特色??漆t療機構和醫養結合服務機構,推進集休閑、養生、養心、養老、旅居、醫療、護理為一體的康養+文旅模式發展。

        (八)推進旅游和交通融合發展

        1打造建設自駕營地。十四五期間,著力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汽車自駕運動營地體系,重點打造一批精品汽車自駕運動賽事活動,推出一批主題鮮明的汽車自駕路線,推進專業性強、基礎設計完善的汽車自駕運動營地建設,初步形成自駕線路和汽車自駕運動營地網絡體系,并配套相應的交通、汽車、安全、醫療等服務設施,將石嘴山市打造成為自駕車旅游目的地。

        2建設旅游風景廊道。建設大武口西線沿山東線沿湖旅游景觀廊道,西線沿山廊道起點石銀高速出口、終點硒有田園,實施道路兩自行車道、景觀小品,沿途串聯龍泉村、賀東葡萄酒小鎮、北武當生態旅游區、硒有田園,打造西線沿山旅游生態景觀廊道。東線沿湖廊道起點田園花海、終點大武口洗煤廠,實施道路兩側環境整治、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建設綠色濱水長廊、不同色系花海,配套旅游導覽標識、旅游休閑驛站、休閑廣場、徒步游專線、自行車道、景觀小品,打造東線沿湖旅游生態景觀廊道。

        (九)推進旅游和科技融合發展

        1推進文旅數字化體驗。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開發和保護文化旅游資源,提升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對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等進行數字化資源開發,加深游客對文化的感知與理解,增強游客的文化體驗。利用VR/AR等人工智能技術對老工業基地旅游景點進行科技復原;對于自然風景旅游資源,在實景基礎上疊加VR等人工智能技術來提升游客感官體驗。

        2推進文旅數字化發展。利用現代科技提高旅游全過程全場景的智能化服務水平。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開展游前的精準化營銷與規劃服務?;跀祿诰蚣夹g,開展游客潛在需求預測,進行個性化精準營銷,并通過關聯推薦等技術,增加附帶消費的可能性。根據用戶需求與景區景點的空間關聯,合理規劃旅程安排,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購、娛的整體營銷能力。

        專欄??產業融合發展工程

        1旅游與工業融合發展工程

        重點依托石炭井礦區、大武口洗煤廠等生產企業遺址、銀汝鐵路線、老市委院落、礦務局職工俱樂部、國務院直屬干部學校等歷史建筑遺址及蘭州軍區石嘴山綜合倉庫、二十師師部舊址等軍事建筑遺址,深入挖掘工業旅游資源。打造自治區乃至西北地區獨具特色的工業旅游集聚帶。

        2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工程

        適度開發旅游演藝項目,重點打造非遺展示基地,加快文創商品研發,積極培育規模文化旅游企業、扶持中小微文化旅游企業。提升完善寧夏工業紀念館、寧夏煤炭地質博物館服務功能,形成完善的文化和旅游博物館體系。

        3旅游與生態融合發展工程

        加快黃河濕地生態旅游建設,建設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廊道,加快賀蘭山山地生態旅游發展,提升北武當生態旅游區,依托森林公園開發生態主題民宿、大型游樂設施、親子樂園、特色餐飲、魔幻森林、花海等業態,打造生態旅游度假景區。加快星海湖生態旅游發展。

        4旅游與農業融合發展工程

        加快農業旅游新業態培育,加快龍泉村特色民宿集聚區、大武口硒有田園特色民宿集聚區、紅柳灣休閑養生主題民宿及大地天香旅游綜合體民宿建設。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鄉村研學旅游產品,加快葡萄酒旅游、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競爭力,發展特色農業旅游商品。

        5旅游與體育融合發展工程

        打響體育賽事品牌,完善體育旅游運營模式。開展賀蘭山(石炭井)大峽谷汽車越野賽、騎跑嘉年華、賀蘭山徒步穿越等特色賽事活動品牌,以及沙漠鐵人三項、室內五人制足球、國際標準舞邀請賽等國際、國內A級體育賽事活動,積極爭取并策劃舉辦大中型中小學生體育賽事活動。

        6旅游與商業融合發展工程

        根據每個街區的特征,進行業態休閑化提升,引入演藝、兒童樂園等休閑項目;依托兩區一縣的商業休閑街區,進行改造提升,引進本地知名小吃。

        7旅游與康養融合發展工程

        打造休閑養生基地。打造健全集避暑度假、運動康復、療養保健、健康養生為一體的康養旅游產業鏈,做深系列健康養生旅游產品。

        8旅游與交通融合發展工程

        推進專業性強、基礎設計完善的汽車自駕運動營地建設,初步形成自駕線路和汽車自駕運動營地網絡體系,并配套相應的交通、汽車、安全、醫療等服務設施。打造大武口西線沿山東線沿湖旅游景觀廊道。

        9推進旅游和科技融合發展

        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開發和保護文化旅游資源,提升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利用現代科技提高旅游全過程全場景的智能化服務水平。

        七、提升全業發展水平

        (一)提升文旅品牌競爭力

        1凸顯賀蘭山文旅品牌。以賀蘭山豐富的地質資源、賀蘭山巖畫文化資源、明長城、韭菜溝軍事資源和北武當生態文化旅游資源為依托,開展山地生態旅游、文化體驗旅游、地質科普旅游、研學旅行、體育休閑旅游,打造全國知名的賀蘭山文化旅游品牌。

        2彰顯黃河文化品牌。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寧夏排頭兵,使石嘴山市成為彰顯黃河文化、展示黃河文明的重要窗口。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內涵,以石嘴子碼頭遺址、銀河灣濕地、天河灣濕地、河東農文旅示范區等項目為支撐,完善游客服務中心、沙漠露營地、生態停車場、旅游廁所、標識系統等配套設施,著力培育一批彰顯黃河文化精神的品牌性文藝產品、文化活動,打造富有石嘴山特色的百公里黃河幾字灣文化旅游帶。

        3打好長城遺址牌。按照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規劃建設要求,依托我市豐富的長城遺址資源和沿線生態資源,實施長城保護修繕工程、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風景廊道景觀提升等工程,建設長城文化遺產主題體驗中心。鼓勵扶持企業開展長城文化品牌賽事及實景演藝創作,打造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石嘴山特色展示區,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傳承。

        (二)培育旅游創新業態

        1深度開發紅色旅游。深入挖掘紅色文化,依托黃渠橋鎮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充分利用韭菜溝、八號泉等軍事遺址資源,大力開展紅色旅游。設計形式多樣的沉浸式紅色營地教育,將體育、教育、生態融入其中,設計紅色旅游體驗線路,推進紅色文化體驗教育。完善旅游服務基礎設施,借助聲光電、虛擬現實等科技創新成果更新陳列布展,健全紅色旅游景區管理服務綜合體系,打造紅色旅游基地。

        2積極培育研學旅行。積極打造符合我市工業發展、山水林沙、自然生態實際的中小學研學基地,研發適宜青少年學生年齡特點的研學課程,培育優秀的研學指導教師。依托洗煤廠、石炭井、煤城記憶等重點工業旅游項目,開展工業研學旅行產品,使中小學生了解煤炭開采加工知識。依托星海湖、沙湖、北武當生態旅游區、華夏奇石山等生態旅游景區開展生態科普研學、生態修復知識夏令營等生態研學產品。以賀蘭山豐富的地質資源為依托,開展地質科普、觀光、研學活動,打造全國知名的賀蘭山地質研學品牌。

        3拓展水上娛樂項目。重點發展沙湖水上運動娛樂專項產品,依托沙湖的水域資源,引進水上飛機、水上飛傘等項目,大力加強水上運動項目安全監管力度,持續舉辦沙湖國際水上運動旅游文化節,做大節事影響力。重點培育星海湖水上休閑產品,打造以水景、水上運動、沙灘休閑為特色的星海湖主題水上樂園;依托沿湖景觀資源,發展水岸休閑娛樂業態。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石嘴山市段水生態保護和水污染治理工程,實施水岸美化綠化工程,打造塞上水鄉新風貌。

        4著力完善夜游產品。積極發展夜間經濟。推進大武口夜市、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特色商業街改造提升,重點打造集合吃、住、行、游、購、娛、學、商、養、閑、情、奇等多種功能的美好夜生活生態圈”,聯動TME線上線下、元宇宙等科技、直播能力,開啟音樂節狂歡派對,策劃舉辦石嘴山+LiveHouse室內音樂節、TME大型音樂節,以音樂為主題,涵蓋餐飲文創業與生活商業業態,培育旅游休閑街區和夜間經濟集聚區,建設石嘴山夜經濟城市會客廳。推進北武當生態旅游區、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萬達廣場等景區開啟亮燈夜游模式,不間斷推出夜間文化主題活動。支持蘭山小鎮、沙湖古鎮、九眾創業中心等培育開發夜游項目和夜間文化娛樂消費品,優化夜間餐飲、購物、演藝等服務,滿足游客夜間消費需求。

        著力發展星空旅游。在海拔高、大氣視寧度高、植被稀少、晴天數多、遠離市區、交通具備基本可進入性的地方設立小規模天文觀測臺,完善基本接待設施與研學教育服務;適游期內每日發布石嘴山天文觀測指數,包括觀星、視寧度、海拔、陰晴、溫度、濕度等指標,以及星空區劃等基礎科普知識;扶持發展星空俱樂部、天文愛好者俱樂部,開發星空研學旅游產品;設計開發星空文具、星空明信片、星空鞋服、星空飾品、星空擺件、星空飲料等星空IP文創產品。

        (三)打造特色美食品牌

        挖掘地方特色美食,開展地方特色美食、金牌小吃評比,舉辦文化旅游美食節等節慶活動,打響大武口涼皮、黃渠橋爆炒羊羔肉、碧草洲自熱羊排、隆湖暖鍋、糖麻丫、沙湖大魚頭等地方特色美食品牌,形成特色餐飲宴席。統籌兼顧各地游客口味,適當引進國內知名菜系,滿足游客餐飲多樣化需求。提升改造大武口步行街、名小吃一條街等休閑美食街區,活躍餐飲市場,帶動旅游消費。

        (四)豐富特色旅游商品

        加快研發工業文創產品,設計一系列煤精藝術品、炭雕工藝品、3D打印模型、工業風格裝飾品等石嘴山工業回憶品牌文創商品,重點培育葡萄酒、惠農枸杞、葫蘆燙畫、泥哇嗚、巖畫拓片、炭雕、富硒產品等旅游商品。支持各景區(點)、游客集散中心、特色街區、星級賓館、鄉村農莊等地設立旅游購物店(柜),建立石嘴山伴手禮文創商品專營店,銷售地方特色商品。定期舉辦旅游商品大賽,推出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文化創意的特色旅游商品。

        (五)培育旅游品牌住宿

        擴大標準化住宿規模。積極引進知名品牌酒店,推進住宿業向連鎖化、網絡化、高端化、特色化方向發展,構建以星級酒店為主體、經濟型酒店和特色民宿為支撐的旅游飯店體系。發展特色非標準化住宿接待業。依托沙、山、河、湖資源,加快龍泉村特色民宿集聚區、硒有田園特色民宿集聚區、大地天香鄉村旅游綜合體等建設,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民宿。加快評星定級工作,提升住宿品質,重點支持鼓勵工業主題特色酒店、主題民宿建設。

        (六)開發季節性體驗產品

        鼓勵沙湖景區、星海湖拓展冬季冰雪民俗旅游產品,開發冬釣、冬泳、冰雕、滑雪等冬季旅游產品,推進冬季冰雪運動普及,促進旅游向冬季延伸。

        支持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持續舉辦元宵燈會、冰雪文化節,開展北武當生態旅游區全民健身跑等秋冬季休閑旅游活動,將民俗、文化、美食、冰雪等元素有機結合,推動半年旅游全年旅游轉型。

        扶持龍泉村、黃渠橋村、銀河村、硒有田園等鄉村旅游地開展歡歡喜喜過大年年俗活動,精心打造石嘴山農家年夜飯,舉辦鬧社火、品暖鍋、喝臘八粥、贈春聯、送福字、玩冰雪、樂采摘、聚篝火系列年俗活動,使游客感受到石嘴山年俗文化的豐富多彩。

        加快北武當生態旅游區紅葉林、大地天香玫瑰園、沙湖古鎮田園花海提升改造,依托賀蘭山、星海湖、沙湖大道等區域和旅游線路,打造紅葉林、海棠林、桃花谷等季節性旅游打卡點,提升生態觀光網紅度。

        專欄七 ?全業發展水平提升工程

        1.提升文旅品牌競爭力

        開發山地生態旅游、文化體驗旅游、地質科普旅游、研學旅行、體育休閑旅游;建設長城文化遺產主題體驗中心;打造國家長城文化公園石嘴山特色展示區。

        2.培育旅游創新業態

        依托星海湖、沙湖、北武當生態旅游區、華夏奇石山等生態旅游景區開展生態科普研學、生態修復知識夏令營等生態研學產品;依托大武口工業遺址工業、石炭井工業文旅小鎮等重點工業旅游項目,開展工業研學旅游產品。依托黃渠橋鎮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韭菜溝、八號泉等軍事設施遺址資源,大力開展紅色旅游。依托沙湖、星海湖的水域資源,培育水上娛樂休閑產品。扶持開展星空研學旅游產品。

        3.打造特色美食品牌

        開展地方特色美食、金牌小吃評比,舉辦文化旅游美食節等活動,打響大武口涼皮、黃渠橋爆炒羊羔肉、碧草洲自熱羊排、隆湖暖鍋、糖麻丫、沙湖大魚頭等地方特色美食品牌。

        4.豐富特色旅游商品

        設計一系列煤精藝術品、炭雕工藝品、3D打印模型、工業風格裝飾品等石嘴山工業回憶品牌文創商品,重點培育葡萄酒、惠農枸杞、葫蘆燙畫、泥哇嗚、巖畫拓片、炭雕、富硒產品等旅游商品。

        5.培育旅游品牌住宿

        引進知名品牌酒店,推進住宿業向連鎖化、網絡化、高端化、特色化方向發展,構建以星級酒店為主體、經濟型酒店和特色民宿為支撐的旅游飯店體系,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民宿。

        6.開發季節性體驗產品

        拓展冬季冰雪民俗旅游產品,開發冬釣、冬泳、冰雕、滑雪等冬季旅游產品,推進冬季冰雪運動普及,促進旅游向冬季延伸。持續舉辦元宵燈會、冰雪文化節,建設康療溫泉項目。開展北武當生態旅游區全民健身跑等秋冬季休閑旅游活動。

        八、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一)加快交通全線聯網

        結合包銀高鐵、烏瑪高速與京藏高速連接線等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全域旅游交通網絡。開通高鐵站點等重要交通樞紐與城區、各旅游景點之間的旅游直通車,著力建設游客快進交通體系和慢游交通網絡。

        提高通景公路標準,提升景區通達性,推進國省道干線和通景公路沿線建設兼具觀景、泊車、游憩功能的公路服務站(點),加快國省道公路服務區向交通、生態、旅游等復合型服務區發展。合理布局全域旅游交通集散體系,推進交通樞紐運游一體化建設,推動軌道交通對主要旅游板塊的覆蓋,延伸旅游專線和城市公交到主要景區和鄉村旅游點,實現交通換乘無縫對接。

        (二)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推動廁所革命覆蓋石嘴山城鄉全域。扎實推進旅游景區、旅游線路沿線、交通集散點、鄉村旅游點、旅游餐館、旅游娛樂場所、旅游街區等區域廁所整體改造。在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客流集中的服務區、客運交通樞紐增設第三衛生間數量。

        健全標準規范、指向清晰、內容完整、面向國際化的中英文旅游交通標識體系。完善旅游服務中心(點)標準化設施,優化空間布局,提升功能品質,提高旅游公共服務水平。

        加快建設城市綠道、騎行專線、登山步道等公共休閑設施,逐步實現綠道慢行交通系統的全域覆蓋。建設與游客承載量相適應、分布合理、配套完善、管理科學的生態停車場。

        (三)推進智慧旅游發展

        推進互聯網+”“智能+在旅游業中的廣泛應用,大力推動旅游科技創新。提升涉旅設施智能化水平,推進主要涉旅場所實現免費WiFi、通信信號、視頻監控全覆蓋,主要旅游區實現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實時信息推送,主要旅游消費場所實現網絡營銷、在線預訂、在線支付,旅游反饋、投訴、互動等服務實現網絡化、移動化。

        加強旅游接待設施以及相關商業機構數據的采集力度,充分共享旅游、交通、氣象、環境、公安等公共數據資源。完善全域旅游大數據決策分析中心,實現從監測、預警、分析、決策、評估等環節的全過程、全流程管理。

        積極引導企業投資和參與智慧旅游建設,扶持鄉村旅游點、民宿等信息化建設,支持互聯網旅游企業整合相關資源,大力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培育一批優質旅游電商和智慧旅游示范單位。

        (四)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鞏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創建成果,積極開展文明景區”“禮儀服務之星”“金牌導游(講解員)”“城市旅游形象大使等行業評選活動,扎實舉辦開展文旅行業高層次人才培訓,不斷提升全市旅游行業整體素質和服務品質。

        加快涉旅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依法建立旅游紅黑榜,實現旅游市場監管信息共享。建立旅游投訴統一受理機制,優化旅游投訴處理網絡體系,實施《旅游經營者處理投訴規范》,發揮旅游糾紛人民調解作用,不斷提高旅游投訴的結案率、滿意率。

        強化旅游、公安、交通、安監、衛生、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安全監管責任,落實旅游企業(場所)主體責任,制定旅游行業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辦法,建立旅游系統安全監管和突發事件處置信息平臺,加強旅游安全教育和宣傳,加大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力度,完善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和旅游救援體系。

        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務體驗為導向,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擴大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各類服務供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支持建設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基地,推進養老服務和醫療衛生、生態旅游、休閑康養等融合發展。

        大力培育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研發及其在服務領域的轉化應用,培育發展智慧物流、旅游民宿、電子商務、智慧商圈、數字文化、互聯網醫療等新興業態,加快產業更新,提升服務功能。

        專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工程

        1.加快交通全線聯網

        開通高鐵站點等重要交通樞紐與城區、核心景點之間的旅游公交專線或旅游直通車。加快國省道公路服務區向交通、生態、旅游等復合型服務區發展。延伸旅游專線和城市公交到主要景區和鄉村旅游點,實現交通換乘無縫對接。

        2.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推動廁所革命、旅游交通標識體系、城市綠道、騎行專線、登山步道等公共休閑設施,建設與游客承載量相適應、分布合理、配套完善、管理科學的生態停車場。

        3.推進智慧旅游發展

        提升涉旅設施智能化水平,推進旅游景點景區實現免費WiFi、通信信號、視頻監控全覆蓋,主要景點景區實現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實時信息推送,主要旅游消費場所實現網絡營銷、在線預訂、在線支付等服務實現網絡化、移動化。

        4.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舉辦開展文旅行業高層次人才培訓,不斷提升全市旅游行業整體素質和服務品質。加快涉旅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旅游、公安、交通、安監、衛生、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安全監管責任。

        九、實施精準營銷策略

        (一)旅游品牌形象

        綜合考慮石嘴山資源稟賦特征,充分考量旅游市場營銷宣傳,對石嘴山品牌形象重新謀劃,開展石嘴山文化旅游形象宣傳logo及口號征集活動。

        (二)精準營銷策略

        1區域營銷重點。

        1)區內市場營銷策略

        重點吸引銀川周邊市場。

        市場開發策略:加大對銀川及其周邊地區的產品宣傳力度,做到石嘴山文化旅游廣告進商場、進景區、進車站、進社區;加快推進公交一卡通、銀川市區至大武口區交通一體化等便民服務;加快發展惠農、平羅、大武口鄉村旅游,打造銀川人的周末休閑首選地;組建旅游產業聯盟,聯盟內成員互享資源與市場;通過政府部門給予旅行社和酒店賓館獎勵,發放旅游消費券吸引游客。

        2)國內市場營銷策略

        鞏固周邊近程市場:內蒙古中西部、陜西、山西、甘肅

        重點拓展國內重點市場: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區

        市場開發策略:積極開拓周邊客源市場,加強與沿黃文化旅游帶、一帶一路沿線寧蒙陜甘毗鄰城市合作,通過舉辦推介會、路演等形式加大石嘴山旅游品牌宣傳力度,實現游客互送、客源共享。開拓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中遠程客源地市場,建立與發達地區旅行社聯合促銷及與當地政府部門合作共享機制。

        發揮沙湖旅游度假區駐外營銷中心作用,依托北京文博會、深圳文博會等國內知名品牌節會,宣傳推廣我市文化旅游特色資源,提升石嘴山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發揮全媒體矩陣作用,邀請抖音、快手、攜程、同程等全國有實力的網絡公司、直播平臺,開展文化旅游線上直播活動,打造一批石嘴山文化旅游品牌的網絡紅人和自媒體人,擴大宣傳營銷效果。

        3)境外市場營銷策略

        港澳臺市場、日韓和歐美市場、阿拉伯國家市場、東南亞市場。

        市場開發策略:培育專項產品,對重點市場進行突破。利用大數據等方式探尋境外旅游者需求偏好,重點培育星空旅游、賀蘭山巖畫觀光、戶外徒步旅游等深受國際游客青睞的專項旅游產品,配合自治區文旅廳有的放矢地拓展境外市場。

        2精準營銷措施。

        1)加強新媒體營銷

        整合資源建設文化旅游新媒體矩陣,深挖黃河文化、長城文化、工業文化以及美食、民俗文化等特色文旅資源,策劃推出以吃在石嘴山、游在石嘴山、玩在石嘴山、探秘石嘴山、書香石嘴山為主題的石嘴山有戲線上線下系列活動,依托專業化團隊運營推廣,鼓勵自媒體達人創作文藝作品和宣傳視頻,開發爆點小IP,逐步引燃網絡爆點,培育一批網絡紅人網紅打卡點,塑造獨具特色的石嘴山有戲文旅營銷品牌。

        與攜程、去哪兒、驢媽媽等OTA網站合作,抓住短視頻平臺營銷風口,邀請網絡紅人直播帶貨石嘴山文化和旅游品牌,打造網紅旅游打卡地,迅速提升市場知名度。

        2)鞏固傳統營銷

        傳統媒體營銷,在周邊省市、京津冀和長三角等地區,通過報紙、雜志、電視臺、戶外廣告等手段,密集投放石嘴山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廣告;旅行社營銷,邀請國旅、中青旅等知名的大型旅行社或分支機構到石嘴山考察線路,通過與旅行社密切合作,提升石嘴山文化和旅游人氣和知名度。完善石嘴山文化和旅游宣傳推廣體系,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實現旅游宣傳促銷專業化和市場化。

        3)推進聯合營銷

        利用與銀川地緣相連的地理區位優勢,與銀川進行聯合營銷推廣,成立旅游品牌營銷推廣聯盟,創新聯合營銷機制,實施抱團營銷,合力推出區域精品旅游線路,構建一體化的聯合營銷機制。

        專欄??精準營銷工程

        1區內市場營銷策略

        加大銀川及其周邊地區的產品宣傳力度,做到石嘴山文化和旅游廣告進商場、進景區、進車站、進社區。

        2國內市場營銷策略

        積極開拓周邊客源市場,加強與沿黃文化旅游帶、一帶一路沿線寧蒙陜甘毗鄰城市合作,通過舉辦推介會、路演等形式加大石嘴山文旅品牌宣傳力度。

        3境外市場營銷策略

        培育專項產品,對重點市場進行突破。重點培育星空旅游、賀蘭山巖畫觀光、戶外徒步旅游等深受國際游客青睞的專項旅游產品。

        十、加快全民共享共建

        (一)大力培育市場主體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發揮石嘴山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作用,吸引撬動社會資本、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旅游項目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優質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文化和旅游資本化運作、企業化運營。鼓勵金融機構出臺支持旅游發展的中長期優惠貸款措施,支持中小微旅游企業發展,激發市場活力。

        (二)推進全民共建共享

        大力推進文明旅游,加強景區文明旅游宣傳教育引導工作,強化全民參與意識、形象意識和責任意識,營造處處都是旅游環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氛圍。加強旅游惠民便民服務,推動文化旅游公共服務主客共享、全民共享。

        加強旅游惠民便民服務,完善公共資源型景區免費開放制度,構建旅游一卡通惠民機制,推動主要涉旅場所配備為特殊群體服務的設施,全面落實特殊群體減免門票等優惠政策。讓人民群眾充分共享旅游業改革發展成果,擁有更多的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專欄十 ?全民共享共建工程

        1大力培育市場主體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發揮石嘴山文旅投公司作用,吸引撬動社會資本、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旅游項目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優質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文化和旅游資本化運作、企業化運營。

        2推進全民共建共享

        大力推進文明旅游,推進旅游富民工程,加強旅游惠民便民服務。

        ?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一)發揮領導小組作用

        以市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產業包抓推進組為領導,文化旅游廣電、發改、工信、財政、住建、商務、交通、市場監管、公安、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務局、各縣區政府等部門領導擔任小組成員,理順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體制,加強全市旅游宏觀管理、產業統籌、規劃協調工作。

        (二)完善綜合協調機制

        深化領導小組工作協調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實現區域整合、行業聯動、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發揮合力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格局,建立地企合作、軍地合作、社會協同、務實高效的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協作機制,形成加快推進文化和旅游發展的整體合力。

        ??二、堅持規劃引領

        督促各縣區做好各類相關規劃的編制的工作,在發展目標、空間布局、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加強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交通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銜接,推進多規合一,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規劃體系。

        三、加大政策支持

        (一)活化發展資金支撐

        1加大財政扶持。積極爭取中央和自治區級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統籌地方財政資金,用于龍頭項目招商引資、營銷宣傳、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重點景區建設及文化旅游產業新業態發展獎勵等方面。

        2拓寬投融資渠道。從法規、財政、稅收、人力資源、項目審批等多方面的政策不斷優化旅游投資環境,構筑文化旅游戰略合作投融資平臺,為文化旅游企業及金融行業溝通合作提供便捷服務,實現文化旅游項目與金融資本、企業對接。爭取國家、旅銀行信貸;推動有潛質的旅游企業資產證券化;成立旅游產業投資基金;引入風險投資基金等渠道拓寬石嘴山市文化旅游資金來源。

        3引進社會資本。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準入標準和運行規則,吸引社會多方面的投資者,尤其是民營企業和私人投資者參與石嘴山文化旅游開發和建設。將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石炭井工業文旅小鎮、華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區等旅游項目進行評估打包,通過信托憑證,進行信托融資;鼓勵具有公益性的項目采用PPP(公共私營合作制)、BOT(建設經營轉讓)、BT(建設移交)等模式實現投資、建設、運營;引進社會資本組建的文化旅游投融資公司,為文化旅游重點項目提供融資服務。

        (二)強化發展土地保障

        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5號),將旅游發展所需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統籌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計劃適當向旅游領域傾斜,適度擴大旅游產業用地供給,優先保障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和鄉村振興項目用地。鼓勵通過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的方式建設文化旅游項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依法使用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開辦旅游企業。城鄉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從事民宿等旅游經營。在不改變用地主體、規劃條件的前提下,市場主體利用舊廠房、倉庫提供符合全域旅游發展需要的旅游休閑服務的,可執行在五年內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

        四、加強監督考核

        建立文旅安全及綜合監管工作機制,聯合公安、商務、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生態環境等部門建立綜合執法隊伍,加強對文旅市場的監管,保障各方利益;制定文旅行業從業崗位標準,推進文旅市場向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建立文旅誠信管理系統,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完善文旅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及風險管控體系,督促文旅產業主體加強預案演練,保持與市應急救援專門機構及指揮體系聯系暢通;加強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項目的動態監測和跟蹤分析,及時發現并解決相關問題;加大文旅工作考核力度,制定文化和旅游執行責任體系和考核體系,將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納入各級政府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體系,確保文化旅游發展順利實施。

        五、完善智力支撐

        實施重點人才引進工程,建立人才信息化管理平臺,大力引進文旅發展高端人才,與國內外知名專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組建石嘴山文化旅游發展專家智庫;建立完善人才培育體系,與旅游院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開展旅行社從業人員培養、培訓工作,提升文旅職業教育水平,聯合文旅企業推進文旅教育培訓基地建設;設立文化旅游人才資金,重點扶持文化旅游創新產業人才并大力挖掘具有石嘴山地方文化代表的文化人、手工藝人、非遺傳承人在內的特色人才,為石嘴山文化和旅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加強危機管理

        在危機來臨時保持不被動,應建立起危機預警系統,及時捕捉即將面臨危機的各種征兆,從而提前為各類危機提供切實有效的應對之策建設危機預警系統。組建政府及旅游企業的危機管理組織,建立起危機預警機制,并明確危機的級別、明確危機處理程序與實施細則。要加大新產品建設與結構升級的步伐,依據人們心理需求的變化,逐步推出度假旅、生態旅、自助旅、自駕游等新型旅游產品,使旅客能真正游得滿意?,F代信息技術可謂日新月異,應當積極嘗試運用網絡開展網上查詢與預訂,并積極在內部實施網絡化管理,從而提高對于各種突發事件的防范能力與反應速度。建立健全規劃實施長效機制,認真做好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工作,根據中期評估及時發現規劃實施中的問題與不足,為規劃調整提供依據,推動規劃與實施并重。

        ?


        “十四五”石嘴山市生態工業文化旅游重點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建設性質

        建設地點

        建設內容

        建設起

        止年限

        計劃總

        投資(萬)

        1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大武口段西線旅游復合廊道項目

        新建

        大武口區

        新建和改造明長城興民村段和明水湖段車行連接道路6公里,改造重要節點景觀騎行道和慢性步道8.4公里,提升節點園林景觀及車行連接線周邊景觀帶3處,改建面積380畝,配套建設游客驛站2座,星級旅游公共衛生間5座,垃圾中轉站6座等其他附屬設施。

        20212025

        2500

        2

        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程

        新建

        大武口區

        以北武當生態旅游區為核心,整合歸德溝、韭菜溝、大武口洗煤廠等優勢資源,實施硬件設施提升、景觀風貌改造、文化產品打造、特色商品研發、形象和宣傳口號策劃、旅游驛站建設等工程,并從旅游交通、游覽、旅游安全、衛生、郵電、旅游購物、綜合管理、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提升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

        20212025

        20000

        3

        華夏奇石山溫泉康養中心

        新建

        大武口區

        模8500㎡,建設接待中心、金石湯谷、四季水樂園等功能分區,配套完善消防、電力、給排水、衛生間等基礎服務設施。打造一處集休閑、娛樂、康養、運動、兒童游樂、生態園藝于一體的精品旅游項目。

        20212025

        6000

        4

        石嘴山市紅柱子街改造項目

        新建

        大武口區

        依托紅柱子街設施及資源,改造完善水電暖氣等基礎設施,對街區進行規劃美化,新建特色小吃營業房,打造匯聚特色美食小吃的夜游集聚區

        20212025

        2000

        5

        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葫蘆刻繪藝術館)

        新建

        大武口區

        在現有的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就業工坊大武口葫蘆刻畫基礎上,進行改造提升,建設2000平米的具備綜合展示利用功能的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以及體驗室、傳習室、停車場、輔助用房等配套設施。對包括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葫蘆刻畫在內的石嘴山地區黃河流域各類非遺項目進行展示及傳習。

        20212025

        1500

        6

        龍泉村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和4A級景區開發項目

        續建

        大武口區

        按照A級景區和旅游度假區標準,改造提升游客公共服務、景區環境、農家住宿餐飲、內部道路、旅游導覽、停車場、旅游廁所及其他配套設施與服務,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引入投資主體,開發建設高端民宿集群、泉水養生、特色民俗演藝、特色餐飲購物、民俗農家大院、大型游樂場等旅游業態和產品。

        20212025

        1100

        7

        大武口硒有田園旅游區開發建設項目

        續建

        大武口區

        建設面積135000平米。游客集散中心、文化街等基礎設施項目,賀蘭山“三線”博物館、三線”主題公園等形象提升項目、年代特色飲食街道、慢生活民俗,文創中心、房車營地等基礎業態豐富項目,康養中心項目等旅游+康養項目,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20212025

        800

        8

        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開發項目

        續建

        大武口區

        依托大武口洗煤廠廠區工業遺存設施,規劃文化創意區、主題商業區、科普研學區、休閑娛樂區、主題紀念館、餐飲服務區等功能區,建設研學公寓、特色商業街、真人電競體驗館、戶外攀巖、水上樂園、親子樂園、全息影院、動漫真人秀館、工業情景體驗館等子項目,打造集觀賞、休閑、研學、展示、娛樂等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綜合體。

        20212025

        3000

        9

        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續建

        大武口區

        按照一軸五區規劃,引入投資企業,建設工業影視拍攝基地,配套建設游客服務中心、時光博物館、內部街路改造、水電管網改造、旅游導覽系統提升、綜合環境整治等基礎設施,延伸汽車越野賽道(賀翔通航小鎮石炭井寧蒙交界段),打造特色生態工業文旅影視小鎮。

        20212025

        4200

        10

        賀東葡萄酒小鎮項目

        續建

        大武口區

        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進行景區提升,完善游客慢行系統、游客監管服務設施、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環境整治、供水供電設施、旅游廁所等基礎設施,提升游客接待和服務功能,打造綜合的酒莊展示區,形成生產+展示+休閑的復合功能模式,打造賀東莊園品牌建設。

        20212023

        1000

        11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銀河灣濕地郊野公園建設項目

        新建

        惠農區

        打造集黃河灘涂濕地保護、恢復修復、科普宣教、科研監測和濕地生態平衡于一體的自治區級濕地郊野公園。依托黃河古渡口、黃河濕地等豐富的自然景觀,打造生態旅游,開展環境整治,修復濕地建設四季花海、觀景平臺,黃河文化宣傳館,建設防災減災和預警設施、游客慢行系統、游客監管服務設施、垃圾污水處理設施、供水供電設施、旅游廁所等。

        20212025

        3000

        12

        大地天香4A級旅游景區創建項目

        續建

        惠農區

        以烏瑪高速、包銀高鐵修建和109國道改道建設為契機,加快大地天香旅游景區建設,投資5億元,擴大玫瑰種植3500畝,改造紅果子鎮馬家灣四隊、廟臺鄉通豐村六隊民宿,配套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力爭在“十四五”末,創建大地天香景區為4A級旅游景區。

        20212025

        1200

        13

        沙湖景區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

        新建

        平羅縣

        主要建設實施沙湖水鎮酒店提升改造項目,對沙湖水鎮酒店進行提升改造;沙湖冰雪世界項目,在沙漠建設9000㎡的冰雪世界場館、配套基礎設施;沙湖自駕車營地建設項目,實施包括綠化、場地硬化、停車位、給排水、道路、餐飲配送中心改造、金色沙灘、標牌在內的自駕營地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寧夏農墾博物館提升改造項目,對現有農墾博物館內部展覽進行整體提升,引入聲光電等智慧化展覽,跑馬場進行提升改造建設。

        20222025

        8700

        14

        廟廟湖生態旅游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新建

        平羅縣

        拆除原老四合院危舊房屋,建設占地3000平米的游客住宿接待中心及道路硬化、衛生間、水電暖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湖心島80畝花海觀賞園,種植薰衣草和紫葉馬鞭草觀景涼亭一個,風景長廊一處;建設400畝精果采摘林以及實施南大門、門禁票務系統、停車場建設及沙漠沖浪等內容。

        20222025

        2800

        15

        拉巴湖景區星空游建設項目

        新建

        平羅縣

        汽車摩托車賽場建設項目:建設實施占地面積210畝的標準化沙漠越野場地、改造升級3600米賽道、木棧道步行道3000米以及建設賽事主景觀臺、觀眾看臺等。自駕車房車露營地建設項目:建設自駕游露營地24000平米、露營平臺60個、停車區道路硬化、上下水、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山地運動游步道1萬米、景觀廊亭40個;建設沙灘運動場及配套服務設施。

        20222025

        1600

        16

        平羅縣鄉村旅游示范點設施提升建設項目

        新建

        平羅縣

        通伏鄉黃河稻藝文化園建設稻魚養殖基地、稻藝編制車間廠房、稻藝趣味園、稻藝展示館、非遺歷史傳承館,開展稻藝編制培訓、展示、研學、休閑觀光等項目;云樂生態觀光園建設實施生態農業種植、休閑垂釣園、兒童研學基地、果蔬采摘、農耕體驗水上觀光游覽、戶外拓展、水產及特色養殖、餐飲服務中心,農耕非遺文化展示及標識導引、停車場、旅游廁所、社會化服務、田間學校培訓基地、動物樂園、電商服務平臺等;臥龍生態休閑產業園建設稻魚蝦蟹生態綠色種養示范區、稻米加工、包裝,新建多功能陽光生態餐廳、稻魚空間瞭望塔、景觀臺、景觀長廊、園區道路硬化、景觀大門、游客接待中心、生態停車場、標志標牌及進道路綠化、亮化、美化等內容;常青村紅樹莓產業園建設產業園基地、展廳、觀光道路、廊架、休閑廊亭、停車場、旅游廁所、標識標牌、電商服務站。同時,對產業園周圍106戶房屋進行外墻立面改造,維修翻建圍墻、新建村莊巷道、及110國道兩側景觀綠化、休閑廊道、文化休閑廣場等配套設施;頭閘鎮西永惠村黃河清風文化園建設1000畝的農業科普基地、農業公園、智慧農場、小菜園認養、綠色科普長廊、涼亭、景觀大門等,開展科普教育、采摘、農耕文化、農事體驗、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延長產業鏈,打造特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

        20222025

        4400

        17

        河東地區農文旅產業融合度假區建設項目

        新建

        平羅縣

        整合河東地區休閑農業和沙漠生態旅游資源,推動產業融合,實施陶樂康養小鎮、鄉村旅游扶貧、廟廟湖、拉巴湖沙漠生態旅游區、國家沙漠公園、華泰農現代農業生態觀光園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配套建設游客服務中心、農業互聯網孵化中心、農沙旅科普展示館、智慧農旅、生態停車場、旅游廁所、景觀廊亭驛站、沙漠攝影塔、沙漠露營地、標識標牌等旅游配套服務設施,著力打造集觀光、休閑、科普、健身于一體的沙漠生態農業觀光旅游示范園。

        20222025

        6000

        18

        黃渠橋紅色文化及美食休閑旅游集聚區建設項目

        新建

        平羅縣

        按照自治區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要求,實施黃渠橋特色美食街改造提升、紅色教育基地遷建及休閑文化旅游區、特色食品產業園項目。改造黃渠橋村老巷子;實施綏寧師范原址、北京奮斗小學原址、黃二完小原址修復項目及完善道路基礎設施、綠化、路燈、供排水等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將黃渠橋打造成為集特色商貿、美食文化、紅色及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商貿集聚區。

        20212025

        3000

        19

        平羅縣玉皇閣、鐘鼓樓保護提升改造建設項目

        續建、新建

        平羅縣

        實施玉皇閣解圍工程;三清殿保護維修工程,部分古建殿宇屋面維修、立柱油漆彩繪;玉皇閣園內景觀綠化、亮化、游步道及消防通道硬化;魚護護坡、曲橋欄桿保護維修及游客服務中心改造建設;鐘鼓樓油漆彩繪,消防、安防及亮化等建設。

        20212022

        1500

        20

        田州塔環境提升改造建設項目

        新建

        平羅縣

        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195.8畝,總建筑面積23.1畝。主要建設內容:1、文化旅游休閑區:主要建設文化商業街、引導景觀、主題休閑區、主入口牌坊門、管理服務中心。2、文化創意展示區:主要建設景觀大道、創意景觀。3、田州塔核心保護區:主要建設綜合管理中心、文化廣場、停車場、旅游廁所、黃祗寺修建。4、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建設道路、給排水、電力電信、環衛系統、標識系統、景觀綠化等。

        20212025

        6000

        21

        嘴山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及“石嘴山城市24小時自助“悅”書房項目

        新建

        大武口區、惠農區、平羅縣

        項目建設的具體內容包括:1.市圖書館計算機網絡中心設備升級2.搭建全市數字圖書館技術與服務平臺框架3.總分館管理與一卡通借通還服務體系建設4.建成全市數字資源公眾免費服務體系5.建成流動圖書館及RFID自助圖書館服務體系將在主城區部分人口較集中的街道或社區部署24小時ATM自助圖書館(“石嘴山城市24小時自助“悅”書房試點建設3家,面積達到100平方米以上,每家估算建設資金為60萬元,書房進行WIFI覆蓋,配備自助借還書機、自助辦證機、智能門禁系統、RFID安全門、自動感應門、智能監控系統、人流量顯示屏、移動靜音還書箱、圖書殺菌機、電子借閱機、SIP2接口及閱讀書桌、書架、圖書2000冊等設施,并設置便民手機充電站、免費冷熱水、便民雨傘、愛心輪椅、藥箱、工具箱等13項志愿服務項目,并與各級圖書館相輔相成,加強資源更新、用戶輔導和設備維護)試行開通街區無人值守式24小時自助圖書館服務,探索應用與服務經驗以便逐步推廣。

        20212025

        1000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